《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历经刺杀风波,林闲父子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府城。安顿好受伤的仆从在客栈休养后,林闲片刻未歇,带着精心准备的礼品——几盒特制的“凝脂皂”和新研制的“牙刷膏沐”套装,前往府衙拜会知府李大人。
有了上次“画舫奇缘”的铺垫,这次拜会顺利了许多。
门房一见林闲的名帖,不敢怠慢立刻通传。
不多时,便有衙役引他入内。
还是在后堂书房。
李知府见到林闲,脸上露出亲切而略带戏谑的笑容:“闲先生来了,一路辛苦!前日之事,本官已听周知县禀报,真是岂有此理!不过,闲先生临危不乱,智退宵小,倒让本官想起那夜画舫之上,先生战群儒的风采啊!哈哈!”
林闲见李知府主动提及画舫之事且语气轻松,心知那夜的“不雅”并未影响李知府对他的观感,反而成了两人之间一份独特的默契。
他拱手笑道:“大人谬赞了。那夜是学生孟浪,胡言乱语,扰了大人的雅兴,还请大人恕罪才是。”
“诶,何罪之有?”李知府摆手,示意林闲坐下。
“那夜先生一番‘俗雅之辨’如醍醐灌顶,令本官受益匪浅。说来惭愧!为官多年,有时反倒不如先生看得通透。那夜后本官处理几桩涉及市井商贾的案子,都觉思路开阔了不少。”
两人相视一笑,距离拉近了许多。
李知府饶有兴致地问道:“说起来,那夜先生以‘卖馄饨’对‘秦淮月’,虽是戏谑,却暗含至理。不知先生于诗词正道,可有研究?此番府试,诗赋亦是重要一环。”
林闲知道这是李知府在考较他,也是善意的提醒。
他略一沉吟答道:“回大人,学生以为,诗词之道贵在性情重在真实。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然,皆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若一味堆砌辞藻,无病**,纵然格律工整,也不过是纸花,缺乏生命力。”
他顿了顿,结合自身经历道:“便如学生那‘卖馄饨’之句,虽不登大雅之堂,却是学生对市井生活最直接的观察。若论诗家正道,学生更欣赏白居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