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公主她狼子野心》

第九十三章少年心性


弘德帝同意了赵王“闭门思过”的请求,此事在朝堂上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仿佛只是一段无足轻重的小插曲。然而,萧玥却深知,这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短暂的宁静。她将有关赵王的疑虑暂且压下,静待其变。

与此同时,关于铁勒故地设立羁縻府州以及阿尔斯兰任都督的旨意,也正式明发。旨意中肯定了阿尔斯兰“深明大义,率部内附”,特许其迁出和光殿,移居鸿胪寺客馆,以待后续仪程。阿尔斯兰恭敬接旨,面上无波无澜,仿佛已全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交出的那份名单,萧玥迅速命人核查,将其中深入大梁境内的几个暗桩不动声色地拔除。

宫中的日子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这日午后,弘德帝在甘露殿考较几位皇子的功课。三皇子萧珑身姿挺拔,立于殿中,对弘德帝提出的经义策问应答如流,引经据典,颇见功底。弘德帝面露赞许,捻须颔首。

“珑儿近日进益不小。”弘德帝心情颇佳,转而看向一旁**聆听的萧玥,“长乐,你以为你三弟这番见解如何?”

萧玥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向萧珑:“三弟聪慧,于《左传》‘城濮之战’一节剖析入微,知晋文公退避三舍以示礼,继而一战而定霸业,可谓深明‘先礼后兵’之要义。假以时日,必能为阿耶分忧。”

她这番话既是肯定,也是期许。若是旁人听了这话或许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萧玥确实是肺腑之言。她与萧琛的地位稳如泰山,不可动摇,萧珑之流她何曾放在眼里。

萧珑躬身道:“皇姊过奖,臣弟愚钝,尚须勤学不辍。”他语气恭谨,低垂的眼睫轻轻颤动了一下。若是往日,他听到萧玥这般夸奖,心中唯有纯然的欣喜与受到认可的激动。可如今,那话语落入耳中,却隐隐泛起一丝异样。他忍不住想,皇姊这番话,是真心夸赞,还是如同她对那些宗室命妇一般,只是场面上的客套与安抚?她站在那般高度,俯视着自己,是否真觉得他这“分忧”之能,值得期待?

这时,内侍禀报,河西节度使有关于边境互市细则的奏本呈上,涉及新归附部落的安置与贸易额度,事涉羁縻府州初立之稳定,弘德帝便让萧玥一同参详。

萧玥自然应下,起身移至御案旁,与弘德帝低声议论起来。她言语清晰,条分缕析,对边境部族习性、物资需求乃至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皆了然于胸,提出的建议既顾全大局,又考量实际,连弘德帝都不时点头。

萧珑依旧站在原地,听着这些讨论,看着萧玥与父皇并肩而立,从容应对的身影。那身影在殿内明亮的光线中,仿佛笼罩着一层令人无法忽视的光华。他忽然觉得,自己方才那番关于故纸堆中战争的论述,显得如此苍白和……幼稚。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夹杂着些许不甘,如同细小的藤蔓,悄悄缠绕上他的心。

他不再是那个只需安心养病、读书习武的皇子了。他的身体已然康健,生母是出身清河崔氏的贵妃,身份尊贵,为何只能在一旁聆听,而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那些关乎边境、部族、国策的讨论,他难道永远只能是个旁观者吗?

数日后,萧玥在立政殿翻阅书仪整理好的,关于三皇子近日接触人事的记录。并无明显异常,多是翰林学士讲学,或与伴读侍卫切磋骑射。唯有一条,提及沈淑妃宫中的一名负责采买的内侍,前日“偶遇”了三皇子身边的太监,闲聊中似是无意地提起了前朝有位安宁公主,欺凌兄弟,甚至毒杀君父,言语间暗指萧玥若权势过盛,恐非社稷之福。

萧玥眸光一冷,沈淑妃,果然还是不死心,用这等拙劣的典故来撩拨。

她合上记录,沉吟片刻,吩咐道:“去请三皇子过来,就说我得了一幅前朝《八骏图》摹本,邀他一同鉴赏。”

不多时,萧珑应召而来。他今日穿着一身宝蓝色骑射服,更显得少年意气,只是眉宇间少了些往日的纯粹欢快,多了几分沉静。

“皇姊。”他行礼道。

“三弟来了,快坐。”萧玥笑容温婉,命人展开画轴,“你看这卷摹本,笔力遒劲,将八骏之神韵摹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这匹‘赤骥’,奋蹄扬鬃,颇有气吞**之势。”

萧珑依言上前观赏,目光落在画上,赞道:“果然是好画,这‘赤骥’确有王者之风。”他顿了顿,忽然抬头看向萧玥,眼中带着一丝探究,“皇姊,臣弟近日读史,见汉时卫青、霍去病,皆以年少统军,立不世之功。我大梁以武立国,是否也当时常砥砺武事,方能使四方宾服?”

他问得看似随意,眼神却紧盯着萧玥。

萧玥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