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狼子野心》
常乐坊位于长安城东,靠近东市,坊内多有商铺和旅舍,人员往来繁杂。谢靖二人并未骑马,只步行而入,穿街过巷,最终停在一处不甚起眼的宅邸前。谢勇上前叩门,三长两短,颇有规律。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精悍的中年面孔。见到谢勇身后的谢靖,那人面色一肃,立刻将门大开,侧身让道:“郎君怎么来了?快请进。”
宅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那中年人名叫赵申,曾是秦国公麾下的斥候队正,一次侦查时伤了腿,便在长安开了家小酒肆,暗中仍为谢家做些消息往来之事。
“赵叔,今日来,有事相托。”谢靖开门见山,将探查神医之事简要说明,“要寻的人,可能是个江湖郎中,新近入长安,或许有些治疑难杂症的名声,尤其可能擅长虚弱之症。崔家的人也在找他。”
赵申神色凝重起来:“崔家?可是宫里那位……”他指了指皇城方向。
谢靖微微颔首:“此事牵扯颇深,务必谨慎,只需查明此人来历、落脚处、平日与何人往来,切不可打草惊蛇。”
“郎君放心,某晓得轻重。”赵申沉声道,“东市这边胡汉杂处,医卜之流甚多,某这就让手下几个机灵的小子去打听,一有消息,立刻报予郎君。”
“有劳赵叔。”谢靖顿了顿,又道,“探查之时,若遇崔家的人,尽量避开。”
交代完毕,谢靖并未多留,很快便与谢勇离去。
回到秦国公府时,日头已然西斜。
韦远先前往国公府递了拜帖,言说次日午后前来拜访秦国公,想必与吏部革新或边镇军务有关。
次日午后,韦远准时而至。他未穿官服,只着常服,更显清瘦,但目光锐利,精神矍铄。
秦国公与谢靖父子二人已在书房等候。见韦远进来,起身相迎。寒暄落座后,谢靖默然于一旁煎茶,动作娴熟,姿态沉静。
茶香袅袅中,韦远直接切入正题,将吏部考课边将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功过评判的模糊地带以及核实军功的困难,详尽道出。
秦国公沉吟片刻,并未立即回答,反而看向身旁的儿子:“阿晏,你先前便在北边历练,后又随陛下出征,于基层情弊体会更深,对此有何看法?”
谢靖将煎好的茶首先奉予韦远,继而为自己和父亲斟上,方才沉稳开口:“韦尚书所虑极是。边将考课,确难一概而论。依靖浅见,或可分战、守、民三项综合评定。”
韦远目光微凝,显出兴趣:“哦?细细说来。”
“其一,战功。”谢靖条理清晰,“首重核实。除常规奏报,应更重实物勘验与多方印证。如斩首之功,需验明首级、核对军械缴获;破阵之功,需有俘获、舆图佐证;即便巡边小胜,亦需有烽燧记录、同行士卒口供可为旁证。可建立定期交叉核验之制,由邻镇将领或兵部、御史台遣员抽检,虚报者重惩,举报查实者重赏。”
“其二,守土之责。”他继续道,“非仅固守城垣。应包括烽燧是否完备、驿传是否通畅、军械是否整饬、粮草是否足备、士卒操练是否懈怠。此诸项皆有档案可查,实绩可考,较之战功,更易量化评定。若辖内烽燧失修、驿传迟误致使军情耽搁,即便无战事,亦当记过。”
“其三,民生安扰。”谢靖最后道,“边将手握兵权,于地方而言,其部属是否欺压百姓、是否与民争利、是否协防地方盗匪,皆关乎边境稳定。可纳入当地州府考评意见,虽权重稍次,却不可偏废。若将领纵兵掠民,即便战功赫赫,亦非国之福。”
他稍作停顿,总结道:“故此,考课标准需细化,不同侧重赋予不同权重。如战时,战功权重自当增加;承平时,守土与安民则更为紧要。防止虚报,关键在于建立严密核查与制衡机制,并确保信息渠道多样,不致被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