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章台宫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地上堆如小山的竹简堆被暂时用一只大箱扣住。此时殿内的宫人们分成两批:一队鱼贯而入送上餐饭,一队抬了一张巨大的毛茸茸裘毯,按照陛下的吩咐,在殿东边空地铺开。
这块没有放置任何器具的空地,原本是为乐师演奏时摆放乐器空出来的。
但因去年高渐离乐师刺杀皇帝事件,陛下已久不召乐师来殿内了。
而这块地,以后就归姜乐了——离陛下不远不近,不会一点儿动静就打扰到批奏疏的皇帝,但陛下若抬头,也能一眼看到她在干嘛。
姜乐目测了一下,大约是老师在讲台上看最后一排那样的距离。
*
用过膳后,始皇帝教导她如何做:空白的竹简每十张一摞,每十摞一行,如此这般一行是一百张,方便计数。
但凡有字的就挑出来,甭管是不是大米这种看似无用的卡,只要有一个字也要拣选汇总起来,让皇帝亲阅。
当然,若是有闪亮亮金卡,就立刻拿过去,不必等整理过后。
姜乐兢兢业业当分拣工去了。
等她把有字的卡都分出来,不免感慨:唉,大气运的人,真不一定有好运气。
就她目测,始皇帝抽卡的运气,可不如九野姐姐。
也是,看陛下抽出来的继承人卡,也差不多可以想见他的运气……
总之,姜乐数了数,除去几张草药卡、衣裳设计图、菜谱,这种有也行没有也不太妨碍的卡以外,今日真正有用的有两张。
一张是温室种植菜蔬:此时已经有温室种植的雏形,始皇帝就曾让人在骊山山谷里地气热的地方,试着冬日种瓜并且成功吃上了瓜。基本西汉的时候,富人们已经能够实现‘冬葵温韭’。有这张卡能少走一些试验的弯路。
另一张,依旧是跟禽类养殖有关的银边卡,非常实用,为嘌蛋法:是将孵化中的鸡蛋运到另一个地方,掌握好技术和计算方法,可以做到鸡蛋到目的地的时候正好破壳而出!
这比运输雏鸡方便多了,既减少了雏鸡在路上的死亡率,还省了路上饲料费,实在是两相便宜的技术。
*
始皇帝批起奏疏来废寝忘食,不觉时间流逝。
等他暂时停笔时,才发现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便召姜乐到跟前来。
始皇帝对嘌蛋法满意之余,又不免有些担心:这几日抽到的仙术都是跟鸡鸭孵化有关的,这孩子与仙通玄……不是是个鸡仙吧。
若真是如此,希望仙官们也轮值才好。
始皇帝行动力很强,他有此疑问,就要跟神仙发文沟通一下。
姜乐代为回话道:就如同人间月份更替一样,神仙们大约一月一轮。
始皇帝:安心了,不会只有鸡官就好。
待他将卡片一一看过,抬眼见姜乐等到这个时辰,困出了比平日更明显的双眼皮,就关怀道:“明日改为午膳后过来。”顿了顿又道:“带着功课过来。”
他批起奏疏忘我,这孩子在旁空等着,实在浪费光阴。每日将竹简整理好后,就可以边温书练字边等他批完奏疏。
姜乐吓得登时清醒了,可不能每日坐在卷皇眼皮底下!
“我,臣不敢每日叨扰陛下。”
始皇帝目光明利,似乎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于是给出了二字回复:无妨。
姜乐:……
*
姜乐第一日负责整理竹简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
之前姐姐来去匆匆,随机抽卡,并没有持续性样本可供研究。她也很想深入研究下:系统抽卡的出金,出银,出铜的大约概率;会不会多少钱下去,就保底能出张金卡;还有一旦抽到一张银卡,相关卡片的出卡率能提高多少……
但有句话说得好,热爱工作的人,都是刚参加工作的人。
姜乐的兴奋没有超过三天,就认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始皇帝批奏疏是不歇班的,也就意味着她没有休假,每日都得来工作。
而且每当始皇帝闭目休息的时候,大约是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随口考她功课:今日学了些什么,上回让你背的文章背来听听。
每天被皇帝考试的压力,实在非常人所能承受。
比较起来,每天上午上课简直是松弛拉满。
姜乐觉得这个老师很质朴踏实:如果她不是将来会被秦二世杀害的公主身份,她也是个更喜欢过有滋有味小日子的人。
大约是人与人之间投缘,李琦教授姜乐公主大半个月以来,回家与妻子冯安提起学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比如小公主很有意思,她有几只陶土做的小狗,她居然会牵着出去溜。
姜乐也没办法:这会子没有宠物犬这个说法,只有官署专门驯养猎犬,猎犬再忠心护主,攻击力也摆在那,站起来比姜乐高多了。
宫人哪里敢让小公主养真狗,就捏了些陶土狗给她玩。
姜乐也不挑,她前世就喜欢手办、娃娃等物,还经常定做些娃衣,就当她们有灵性来养——当然在这会子肯定不行,她要做个栩栩如生的人形娃娃,那就是载入史册的塌天大祸。
于是只玩些猫猫狗狗的陶土玩具,九野也送了她一只,昨儿她去看妹妹的时候还问,要不要陪她去遛狗。
就见姜乐木着一张脸儿,带着打工人特有的疲惫:姐,别闹了,明儿还上班呢。
九野:……好好的孩子,现在一股班味。
*
李宅。
这一日,李琦再说起小公主念书趣事时,冯安没有只听着,而是递给他一卷帛书:“这是我画的五谷六畜图,公主年纪还小,看着图画想来比文字能记得清楚些。”
李琦打开一看,画上把五谷六畜生长的过程都一一画出来了,还特意标注了月份,实是用心之作。
冯安直接道:“明日,你把它交给公主。”
这是个命令句。
若是有外人在大概要奇怪,但这样的交流在两人间才是常态。
李琦立刻点头,还乐呵呵表示公主见了一定喜欢,明儿回来就告诉她公主的反应。
次日,李琦就将这卷图拿来给姜乐。
姜乐起初还对着他道谢,觉得老师每日公务繁忙,抽时间备课教她不说,竟然还画了如此精美的帛图。
李琦连忙摆手道:“不是。”讲明是妻子画的。
姜乐对着图沉思起来。
其实她跟这位老师上课后没多久,就开始从心中生出疑问:这样心思质朴的人,是怎么在官场呆的稳稳当当?不是她自夸,她觉得她的政治灵敏度,都比这位老师高一些呢。
秦是重实绩,但不代表朝上没有勾心斗角——能在咸阳宫朝堂上站稳脚跟的,政事、政斗都得是一把好手才行。
李琦再忠心能干实事,也得被陛下看到才行。就这样的性子,他怎么斗得过同僚?
靠李斯李廷尉吗?
可李廷尉儿子侄子一大堆,真能时时刻刻照拂到?
此时,她好像有了答案。
于是她顺着这话茬问了几句,很快问出了冯安的存在。
“冯……”
冯家人啊,姜乐立刻生出了接触的心思。
冯家也是秦时几大世家之一——虽说秦朝有军功制,庶民也有得爵途径,但在这个连纸张都没有的时代,知识无疑是被垄断的,世卿世禄门阀的形成也在所难免。
比如王家:王翦王贲王离。
比如蒙家,蒙骜蒙恬蒙毅等。
——秦朝的军事指挥高级将领中,王蒙组合简直是几十年来的标配。
冯家也是类似的世家,冯劫,冯去疾等都是举足轻重的官员。
为姜乐画这卷帛图的女子,名冯安,是冯去疾的侄女。
李琦不是第一日教她,若冯安只是想做贤内助,为良人(秦时对丈夫的称呼)增色,像过去一样悄无声息隐在背后就是。
姜乐仔细看着这卷图,上面还有冯安的私印。
见见就知道了!
她可没忘记,自己要给姐姐划拉人脉。
*
姜乐指了帛画夸赞了一会儿,直接对李琦(主要是暗示也没用)道:“我若会画就好了,先生能否回家代我问问冯姐姐愿意教我嘛?”
李琦笑道:“小公主既然认我为师,叫我先生,怎得叫我夫人姐姐?”该是师母才对啊。
姜乐摇头:“说不得冯姐姐就是我另一位师者呢。”
“先生帮我问问,若冯姐姐愿意,我就去请奏阿父。”
时常在陛下跟前被考的灰头土脸,也是有益处的——如今姜乐跟始皇帝熟悉多了,发现他虽在学业上是严师严父,平时对孩子还是很大方的,哪怕忙的无暇多见,但平日赏赐不断。大概是自己没有得之于父母,在孩子身上反而想补足些。
*
与此同时,冯安正在家中处理仆从禀上来的琐事,娴熟安排好诸事,打发了众人,她望向窗外——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