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第176章 老狐狸憋不住了

整齐划一的新建民居,夯实平整的街道,高耸厚重带着崭新垛口的城墙,往来忙碌却神色沉静的流放犯们,甚至食堂飘出的饭菜香气……

这一切都与他想象中苦寒混乱的流放之地截然不同。

“啧,谢将军治军有方,这军城倒是建得颇有章法,不像边陲苦寒之地,倒有几分欣欣向荣之气啊。胡钦差抚着胡须,似在夸赞,实则暗藏试探,“听闻前几日狄戎来袭,将军用了一种……声响极大的新式农具御敌?不知可否让本官开开眼界?

沈桃桃心中暗骂:老狐狸,这就憋不住开始打探了?

谢云景神色不变,语气淡然:“大人谬赞。边塞之地,无非是些粗笨的守城器械,声响大些吓唬敌人罢了。恰逢那日正在试验新式石磙,碾压地基时动静大了些,侥幸惊退了敌寇,不足挂齿。他巧妙地将火炮巨响归功于石磙,滴水不漏。

胡钦差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却不好强行追问,只得打着哈哈:“原来如此,将军真是因地制宜,巧思妙想啊!

接下来的几日,胡钦差打着“体察民情的旗号,在军城内四处“参观。他一会儿挑剔营房不够保暖,一会儿质疑粮储是否充足,一会儿又对工坊的安全指手画脚,处处摆出一副挑刺找茬的架势。

张寻全程陪同,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笑容,应对得极其圆滑。带他看欣欣向荣的暖棚,看牲畜满栏的畜牧区,看秩序井然的食堂,看书声琅琅的学堂……

就是绝不靠近铁匠铺和后山试爆场半步。问及敏感处,便推说军事机密,或是一问三不知。

谢云景则更直接,以军务繁忙为由,大多时间都是由张寻和谢一应付,自己偶尔出现,也是冷着一张脸,惜字如金,让胡钦差满肚子试探的话都堵在喉咙里,憋得难受。

犒军仪式到底还是举行了,就在军城中心那片新平整出来的广场上。临时搭起的高台铺着半旧的红毡,显得有几分寒酸。

台下,黑压压站满了闻讯而来的军民,但气氛却并非胡钦差想象中的感恩戴德,热泪盈眶,反而透着一种古怪的沉闷和审视。

那几车“犒赏被抬到台前亮相,陈米泛黄,旧帛颜色黯淡,甚至隐隐能闻到一股子仓库存放太久的霉味。

负责清点入库的窦氏带着两个食堂帮工的妇人,面无表情地登记造册,动作麻利地将东西搬走,仿佛处理的不是朝廷恩赏,而是什么需要赶紧隔离的污染物。

台下有人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嗤笑声。

胡钦差脸上有些挂不住,强撑着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官威念了一篇骈四俪六的嘉奖文书台下百姓听得云里雾里大多一脸茫然甚至有人开始打哈欠。

紧接着是他从京城带来的重头戏一支精心准备的歌舞。

春日刚过但北地依旧寒风****。

几名穿着轻薄纱衣冻得嘴唇发紫的舞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扭动腰肢乐师吹拉弹唱的也是软绵绵的江南小调。

这与军城粗犷刚健带着硝烟与泥土气息的氛围格格不入。

台下军民反应极其冷淡甚至有些尴尬。

孩子们好奇地瞪大眼睛大人们则大多皱着眉头交头接耳:

“这跳的是个啥?扭扭捏捏的还没咱周教头抡大锤好看!”

“穿这么少也不怕冻出毛病?真是造孽……”

“娘我冷我想回家烤火……”一个孩子缩在母亲怀里小声说。

表演到一半一个舞姬大概实在冻得受不了脚下一個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引来台下几声压抑的闷笑。

胡钦差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成了酱紫额角青筋直跳。

何氏带着食堂的人“适时”地抬上来几大桶热气腾腾的姜汤给表演的乐师舞姬和钦差随从分发:“喝点热乎的暖暖身子吧。咱们这地方不比京城风寒着呢。”语气关切动作却强势硬生生打断了那令人尴尬的表演。

一场原本意在彰显天恩收买人心的犒军仪式最终草草收场成了虎头蛇尾的闹剧。

胡钦差憋着一肚子火气仪式结束后再次找到正在巡视城墙的谢云景做最后的努力。

他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声音急切:“谢将军陛下对边塞防务甚是关心。那能惊退数万敌军的‘石磙’

谢云景停下脚步转过身玄色大氅在城头寒风中拂动。

他目光冷冽如刀直视胡钦差声音没有丝毫起伏“此物笨重粗糙结构简单仅适于宁古塔特殊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