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89章 藩属国圈子的动荡


与此同时,这份石破天惊的旨意内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在京城的外交圈内扩散开来。

鸿胪寺内,其他藩属国的使臣们,或明或暗地打探着消息,当那份圣旨的内容以及那冷酷的“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传入耳中时,无不骇然变色;

在天启年间,随着大明国力衰弱,大明名义上的藩属国虽不少,但真正需要大明册封、依赖大明威望或实际保护的,且尚存一定实力的,屈指可数。

近一点像是琉球、安南、暹罗等周边的国家,朱由校依稀记得琉球早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琉球便已被日本萨摩藩岛津氏武力征服,沦为“两属”之地。

琉球王室虽仍向大明进贡,保持着表面的宗藩关系,但实际已受萨摩藩控制,苦不堪言。

对于琉球使臣来说,震惊之余,内心却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大明若真能如旨意所言,那对于饱受倭寇欺凌、朝不保夕的琉球而言,岂不是天降救星?

若能借此摆脱萨摩藩的控制,彻底投入大明的羽翼之下,接受驻军保护,即便缴纳贡赋、开放利权,也比现在仰人鼻息、任人宰割强上百倍!

而像安南、暹罗等实力强大的国家,则是一边将消息传回国内,一面绞尽脑汁,思忖着如何虚与委蛇,避免引火烧身,甚至幻想能否借大明之力抗衡西夷,却又唯恐引狼**,反噬自身。

甚至还有逗留在京城的吕宋、旧港、满剌加等国,这些早已被西方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控制或与大明朝贡断绝之地的**者、遗老遗少代表,闻讯后却是大喜过望!

吕宋华人曾遭西班牙人血腥屠戮(1603年),旧港、满剌加(马六甲)等地华人亦饱受殖民者压榨。对他们而言,这份彰显大明外扩野心的旨意,如同久旱甘霖!

若能依附于重新展露獠牙的天朝,获得其军事庇护,即便付出些代价,也远胜于在红毛夷的铁蹄下苟延残喘,或被彻底奴役屠戮;他们眼中燃起希望之火,暗中筹谋着如何联络故国,向大明传递求援依附的信号。

这份旨意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四夷藩属。在京的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秉持“怀柔远人”、“厚往薄来”古训的清流士大夫,听闻具体内容后,无不哗然失色,如丧考妣!

“霸道!何其霸道!此等行径,与西夷蛮虏何异?”

“分驻藩国要津,形同割据!岁取三成赋税,与掠夺何异?此非圣王之道,实乃苛政**!”

“陛下……陛下定是受了奸佞小人蛊惑!行此苛政,必失藩属之心,动摇国本啊!”

“朝鲜乃我大明最忠顺之藩篱,陛下如此严苛相逼,岂非寒了天下藩属之心?日后谁还肯来朝贡?”

质疑、抨击、忧虑之声在私邸雅集、衙门角落迅速蔓延,沸反盈天。然而,这股汹涌的暗流,很快便被一股更强大、更无形的力量压制了下去。

朱由校登基以来,整饬晋商、革新火器、掌控军队、清洗朝堂,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与铁腕手段,已积累了不容置疑的威望。那些清流虽敢私下腹诽,却无人敢在朝堂之上公开抗辩。

更为关键的是,经过这么几个月时间的系统翰林院训练出来的近千官员,再联合新设‘吏政讲**所’的培养与筛选机制,一批批务实敢为的“帝党”成员,已悄然嵌入大明朝堂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他们或身居要职,或散布于各部司衙门,对这份旨意或坚定支持,或默然认同,形成了一张无形的支持网络,牢牢压制着清流的反弹。

再联想到之前那些因空谈误国而被“打发”去基层“体验民生”的同僚下场,更多人选择了噤若寒蝉,沉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