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妄图春心》

第二十四章

从那一日姜南同李氏提了那一件事情之后,两人就渐渐对姜净春的亲事上了心。

姜南先是在朝中相看。

毕竟如今能在朝中当官的青年男子,总比尚且在家中准备考取功名的要靠谱那么一些,再加上家世、人品过得去,那就是好人家。他先前虽对姜净春无甚好脸色,但毕竟是婚姻大事,关乎一个女子后半生,他也恶毒不到哪里去,故意去寻些什么不好的人去磋磨她。

况且,寻回了亲女儿,就将从前的女儿嫁出去,若不能再好好择其夫婿,难免落人口舌。

从前若非是李氏,他也不会带姜净春回家。他对姜净春无甚感情,再加上,这些年间一直都在找着姜净慧,他更不敢对她太好。

每次对她好些,总觉得就是对姜净慧不好。

她的女儿不知在哪里受苦,可他却把别人当做亲亲女儿。

这么些年就这样过去,她在姜家过得也可以了,至少吃穿不愁,想做什么就做些什么。现下,给她寻户好人家,也算是全了最后的父女之情。

他拿了三张画像去寻了李氏。

他自己挑了两人,顾侯爷那边帮着挑了一个出来,拢共三个。

他进了屋子后就将画像摆上了桌,他对李氏道:“你看看这些,是我在朝中挑选出来的人,他们尚且没有婚配,同她年岁也差不了太多。你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李氏接过了姜南递过来的画像,而后评说道:“这些个人,模样生得倒还可以。

姜南淡淡道:“我也知道她就喜些好皮囊。

当初追着顾淮声死都不放,还不是因为他灼灼风华,玉树临风吗。

寻些难看的,成婚后看了也闹心得很。

李氏呵笑了一声,边看边讥讽他道:“现在人如你所愿要嫁人了,你倒是良善起来了。

姜南给她说得面色一僵,但最后好歹也是没有发作。

李氏问了他这些人的家世,听过后觉得不错,也算门当户对。她较为满意,可又忽地想起了什么,向姜南问道:“那这些人可有什么通房、妾室?

妾室自然是没有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们,哪里会做出正房不过门,就先立下妾的道理?

只是通房......

这些人少说也有二十了,都是弱冠的年纪,怎么可能会没有通房呢。

“通房而已,有什么打紧的......

本来哪里都挺满意的李氏开始长长地叹出了口气,她道:“如若可以,我想着他们往后都不纳妾才好,她心性如此纯良,往后哪里闹得过那些人。

她自己也不喜欢小妾这些,当初低嫁给姜南,其中就

有他保证娶了她后此生不再纳妾这一缘由。在她看来,姜净春这样的性子,往后若真碰上了妾室,哪里斗得过她们?岂不是被吃得死死的了。

姜南忙道:“你这可甭想了,又不是人人都跟我一样要去高娶。

他对自己娶了个高门这事没什么在意的,当初他来京城,撑**也就算是个没落世家,也就是中了状元,和李家结为了亲家之后,日子也才渐渐好过了起来。

本也就是他落了好,也没什么好去躲藏的,遮遮掩掩的倒惹人看低。

李氏听到“高娶二字,眼睛却亮了亮,“诶,你说得不错,莫不如就嫁个门户低些的吧......这样往后我们也好拿捏一些,若过得不好,也能帮扶一二。而至于纳妾,他也是想都别想。

姜南听到这话,一时之间也有些头疼,“你何必如此在意这些,不纳妾?这世上几个男人管得住自己不纳妾的。

李氏道:“我就是怕她过得不好。

终究是这么多年的情谊,她看着她一点点长大,想到从前被捧在手心上对待的人,往后嫁了人要被别人欺负,那她也能被活活呕**去。

她说,“再说了,当初她喜欢伏砚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一点后路也没给自己留,万一以后那人家的家里人拿这些来说事,可真是完了,倒不如就寻些个地位低些的,他们想说也要掂量掂量自己。

姜南闻此,沉默了一会,想了想此话确实不错,最后也还是答应了她。

李氏道:“那这便让我去寻,到时候我挑好了后,把这些人家都拿给她,其中利害也说与她听,叫她自己思量了去。

姜南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他听了李氏的话后才反应过来一件别的事,他看向李氏,问,“等等,给她相看人家一事,你还没同她说?

“还没呢。

姜南拍了拍大腿,道:“她不会不乐意吧?

姜净春那性子,谁说得准呢?

李氏也有些踟蹰,而后道:“不能吧,你急些什么,到时候寻好了人家再拿给她看也不迟。

*

那日过后,李氏有了想法,很快就给她挑了几户人家,在那些门户低的人家里面也择了些人出来,主要就是家室干净,到时候就算嫁过去了后也没能有什么糟心事。

选好了人家之后她就把人唤来了堂屋这处。

昨日夜里开始落起了雨,夏日本就闷热,这场雨落得空气之中更带了几分黏腻。夏雨来得急,看这势头,没个几日是停不下。

雨一会大一会小,姜净春走在路上的时候还是小雨,走着走着就忽地大了起来,雨太大,伞也挡不住,身上还是被打湿了些许。

上了廊庑后合了伞,姜净春擦了擦脸上沾着的些许雨水,而后便去了堂屋中。

李氏已经在这处等着她了。

见她来了,招呼着她入座。

自从姜净慧被寻回来之后,姜净春就很少去主动寻李氏。李氏这些时日也不知道是在忙些什么事情,也没寻过她。

两人这算起来也有几日未见。

姜净春从她的表情中看出她是有话要说的样子。

她问道:“母亲今日寻我来是何事?”

屋子里头放着冰鉴,倒没那么闷热,只是淅淅沥沥的雨水砸在窗台,吵得人莫名心烦。

李氏看着她一副文静模样,看着和先前那闹腾的样子比变了许多。

她总是告诉自己,即便净慧回来了,她也是她的孩子。

可是她好像还是同她疏远了。

或许是从他们让姜净春腾出了自己住了十余年的院子之时,她就已经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李氏不在多想,让身边的嬷嬷把画像递到了她的面前,她道:“你已到了该嫁人的年纪,母亲给你择了几个人家,你瞧瞧看有没有喜欢的。”

嫁人......

这个词对姜净春来说显然是有些陌生,看着递过来的画像,她显然有些懵,不过片刻后很快又回笼了心绪。

是了。

她其实早就该说亲了的,只是当初他们一直没有提起这事而已。现下姜净慧回来了,她继续待在这里,即使他们嘴上不说些什么,可总归是不大喜欢的吧。

待在姜家,她也觉压抑,倒不如顺他们所愿,寻户人家嫁了,往后大家都落得个清净。

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她该感激涕零,而不能涎皮赖脸,倒讨人嫌。

见到姜净春迟迟不说话,李氏心中也有些忐忑,她怕她是不愿意的。

从前她那样得喜欢顾淮声,现在突然让她去嫁给旁人,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屋外雨声还在继续,有些许的雨水倾进了回廊之中,姜净春的视线无意识地落在门外,就在李氏想要继续开口说话之前,先一步开了口,她道:“好,母亲说得不错,早该说亲了的。”

她的语气有些淡,说这话的时候瞧着也没甚情绪。

但李氏总觉得,姜净春现在就像,那夏日里头怎么也下不停的雨,落在石缝中滋生出来的一片青苔,又潮又湿,愁苦得不像话。

李氏轻轻地吐出了口气,心里头也闷得慌,不知该去说些什么。

只见姜净春已经接过了嬷嬷手上的画像开始看了起来,也不见面上有什么为难之色。

李氏这才开口说道:“这前三个公子,出身不低,现下已在朝中做官,看着是不错的,只是,他们

门第不低,你进门后,他们往后难免是会纳妾的。

“而后两个,虽出身不高,但也有才学在身,往后再由我们帮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况且,他们高娶,往后便是看在尚书府的面上,也不能苛待了你去,若你不想他们纳妾,我们便事先说好了不要他们去纳。

姜净春视线虚落在眼前的画像之上,片刻后轻笑了一声。

事情做到了他们这种地步,真真是仁至义尽了。

顾得如此周全,她就连一点不是都说不出来。

李氏不明白她笑些什么,她看向她的眼中带了几分惑色。

而后她见姜净春从家世不大出挑的两人里面拿出了一张,她对她道:“就他吧。

高门大户里头乱七八糟的事情确实不少,就连他们这一户人口已算稀少的人家,那也是破事烂事一堆。倒不如选些个门户低些的,事情也能少些。

李氏看了看她手上的画像,介绍道:“这人唤方之平,算起来还是你外祖的门生,如今还在国子监当生员,他家中子弟姐妹不多,你过去了之后,也不用去费心应付妯娌。我问过你外祖,他说这人心思正品行端,是个说得过去的君子。

这年头,能找到个说得过去的君子也是不错了。

姜净春听后仍旧没甚太大的情绪,“既母亲说是好,那想来应当就是好的。

事情已经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再去说些别的也是徒劳。

转念一想也没什么不好的,既待在姜家有些令人窒息,嫁给旁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出路。

“哎,母亲不是不知道你委屈,以往你喜欢伏砚那样的人,如今......

李氏以为,姜净春是心中还放不下顾淮声,一时之间同别人说起了亲事,心中难免会有落差。

可姜净春很快就打断了她的话,她道:“母亲,和他没关系,从前时候是女儿不懂事,现下已经**这条心,不会再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了。

姜净春说完了这话,就同李氏告了退,而后不待李氏继续反应就起身往外去了。

出门的时候将好就撞到了姜净慧进了屋,她手上好像还拿着个食盒,看着像是来给李氏送吃食。

两人在门口打了个照面,姜净春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听姜净慧先笑着对她对道:“妹妹也来寻母亲的?未想竟就这般赶巧。你现下就要走了吗,莫不如再留一会好了。

她眉眼弯弯,看着姜净春的眼神似乎也泛着笑,姜净春没敢再看她,垂着头低低地唤了她一声“姐姐,而后就往外去了。

她听到了姜净慧进屋之后,李氏迎上前的声音,她听李氏说,“怎么下了这么大的雨还来了?若是着了凉

可就不大好了......

两人的声音渐渐消失在了耳中,姜净春从花云的手上接过了伞,转身步入了雨中。

*

没过几日,李氏就同上一回说好的方之平牵上了线。

她先是和方之平的母亲进行了往来,对方听说她是想要结亲,没惊一跳,毕竟,这姜家堂堂尚书府,门庭如此显贵,他们如何敢去高攀?

方家家中。

方母听了传话人说的话后,甚至都怀疑他们是走错了人家。直到他们再三说了几遍,她才敢去相信这是真的。

尚书府要同他们结亲。

可听说那要说亲的对象是姜净春之后,她又冷静了下来。

姜净春这人声名不大好听,况且,现如今姜家的亲女儿不是找回来了吗,所以这是想着赶紧给这个假千金嫁出去不成。

不过怎么就挑上了他们家呢?她实在是有些不明白。

方母一时思绪万千,想着莫不是姜家亲生的孩子寻回来了,所以便想着随便给这个养女找户人家嫁去算了,于是乎就挑上了他们?

方母越想越觉不错,也只会是这等原因了,不然她也实在想不出来其他的缘由了。

恰好此时,方之平从国子监里头归家,就撞见了那从姜家来的人。

青年身形挺拔,周身乏饰,虽气度不是多么出众,但也还算得上是清朗端正的公子。

傍晚的时候雨小下来了一阵,地上已经积起了水坑,他踩过水坑,泥水溅到了他的裤腿上。他进了屋,没想到竟还有别家的人在。

在他开口询问之前,方母先起了身将他拉到了一旁,同他说明了这些人的来意。

方之平也有些许诧异,不过没像他母亲那样惶恐。

“之平,你说这该怎么办啊......这姜家莫不是寻回了真千金,就随便给那养女寻了户人家嫁了吧?不然怎么会挑到我们呢?

方之平想了想后马上道:“应当不会,这姜净春先前好歹也是他们捧放在手心上的人,也不至于这么些年的情谊一点都不顾忌。既他们想让人来说亲,那想必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听了他的话后,方母也觉有几分道理,她犹豫道:“那现下应当怎么办啊。

方之平拍了拍她的肩,示意她宽心,他问,“那些人如何说?

方母道:“姜夫人是想邀请我们明日上姜家一趟。

方之平让她先去应下了此事,而后姜家的人就离开了方家。

人走后方母心中仍旧不轻松,一直喃喃,“这怎么就寻上了我们来了……

方之平在一旁道:“我年岁同姜小姐相仿,现如今又在国子监中读书,国子监的祭酒又是姜大夫人的父亲,

想来也是这等缘故,便凑巧入了她的眼。”

“那也太着急了些,让我们明日去是想要做些什么呢?”

“母亲不用担心,只是见一面罢了,没什么要紧的。”

*

很快就到了第二日。

崇明堂的堂屋中,李氏独自一人坐在主位之上,而姜净春坐在屏风之后。

李氏虽然已经摸清楚了他们的家世底细,但这毕竟也是终身大事,也不会就这样轻易定下去了,总归要走动走动见见面才能知道对面是什么样的人。

姜净春终究是未出阁,同一个不曾见过的外男第一次相见,还是先让她在暗处,隔着屏风见一见,若是觉着合适,再出来也不迟。

方家母子如约来了姜家。

姜府家大业大,府中上下随处可见稀罕物件,门口的两对石狮子便是寻常人家见不到的,这五进三出的院落更是彰显着其显赫的荣耀,方母一路走来,畏手畏脚,只觉手心发汗,这也着实高攀,恨不能打道回府,但一旁的方之平瞧着就好了许多,终归是读圣人书长大,心志也比之常人坚固一些。

方家母子跟着下人进了堂屋之中,见人来了,李氏起身相迎。

见李氏迎了过来,方母更是紧张,一时竟也不知作何反应,只傻站在了原地看着她走到了跟前。

李氏笑得颇为和气,也不见得什么上位者的盛气凌人之势,她道:“辛苦你们雨天来这一遭了,可沾了水汽?”

方母看着眼前的美妇,这才反应过来了,她忙回了她的话,“这雨出门的时候倒还在下,来得路上差不多停下了个干净呢,再说了,不过坐坐马车的事情,可万万称不得辛苦。”

虽说第一次到这样的大户难免有些紧张,但在这样的情形下,她反应得倒也快,回答也算体面,不曾失态。

李氏听了她的话笑容不减,而后看向了一旁的方之平,上下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

同画像上画得所差无几,生得倒也还算端正,李氏尚且满意。

一旁的方之平见她的视线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也马上给人行了个礼,道:“见过夫人,夫人万福。”

李氏笑了笑,客气道:“以往听父亲提起过你,说你往后是个有出息的后辈,现在见了,发现真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孩子。”

方之平忙道“不敢”。

李氏没在意他的客气,招呼着两人往里走去,而后又命一旁的丫鬟给二人看了座,上了茶。

李氏去了主座,看向那两人,直白地进入了正题。

“昨日府上的下人唐突,来邀夫人上门,不知他们可否同你说明白了我的意思?”

方母看了看方之平,见他无甚反应,便点了点头

,回了李氏的话,“他们已经同我说了夫人的意思。

李氏道:“既说了便好,事发突然,夫人也莫要怪我突如此举。我是个实在人,向来是不喜麻烦的,既有了这些个想法,也不喜欢迂回往来,今日找你们来,也确实是为了那事。

李氏直白得有些吓人,就是连方之平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过了半晌,他才开口道:“夫人既愿直言,那晚辈便也直接了,不同夫人说些拐弯抹角的话。

李氏对方之平这样的反应颇为满意,没想到在等时候,竟也不见扭捏之态,落落大方。

方之平看向她道:“既然夫人让我直言,那我便直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