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天幕科普:开局各省人均食肉量!》

第66章 【抡语】


【《抡语》科普,什么是《抡语》?】

新视频标题出来的那一刻,朱元璋松了口气。

经过上一个视频的野史教训。

朱元璋已经开始对后人所发的视频科普产生了恐惧。

生怕下一个视频。

又会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内容。

直接让他的大脑炸裂!

而这次他就不用担心了。

只是一个专门科普《论语》的科普视频。

论语嘛,谁不会呀?

自从科举确立,可以从民间选拔人才之后,《抡语》就和五经一样,成为了历**生所必须掌握的书籍!

只要是个读书人都几乎会那么一两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等等《论语》名句。

而他们明朝,每隔三年出现的一次科举考试里,就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论语的考试内容。

毕竟儒学确实很适合治国。

同为四书的《孟子》倒是很少考,因为朱元璋比较忌讳孟子所宣传的治国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看来即使是到了后世数百年,《论语》的重要性也丝毫没有减轻半分,仍被后人学习。”

“由此可见,孔子不愧是圣人!”

朱元璋口中感慨,说着对孔子的赞扬。

身旁。

刚刚被打完屁股的朱棣面露怪异之色。

“父皇,你刚刚是不是念错字了?”

“这视频上面明明写的是‘抡语’,不是‘论语’呀?”

听见朱棣在身旁给他纠错。

朱元璋很是不爽。

正想开骂。

却注意到,天上的光幕写的居然真是《抡语》?

朱元璋眉头皱了皱。

“抡”和“论”这两个字的意思差距如此之大,后人也能用错?

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了?

如果是不小心的,这要是出错在他们科举考试中,可是会直接落榜的!

……

大秦。

“论语?”

看到这两个字的嬴政,瞬间对这次的视频没有了兴趣。

《论语》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总结的儒家学说内容。

与他们秦国以法治国的观点背道而驰。

特别是孔子所主张的“仁义”思想,令秦国历代先王嗤之以鼻。

都认为那只是人一群只会在嘴皮子上耍威风的无能之士。

只会以笔论政,以口治国,根本无法让秦国强大。

所以……

后世的华夏也学习儒家的《论语》吗?

不应该呀。

后世华夏那么厉害,怎么会是靠学习儒家思想变强的呢?

我记得他们不是主张**、科学吗?

应该是崇尚墨家学说才对呀?

嬴政好奇着。

等待着视频的播放。

很快视频之中开始了播放介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是一名身高2.21米,好射飞鸟,箭无虚发,力能举城门的山东大汉,因家中排行老二,故而又称为‘孔次郎’”

“孔子在世时,崇尚开创武学帮派,有弟子三千,其中宗师七十二,曾带领弟子横扫列国,多次以暴力逼迫各国国君实行仁义治国。”

“‘仁’,即一种把人分成两半的技术;‘义’则是一种把人头打进身体里的拳法。”】

……

嬴政:“啊?”

嬴政掏的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看向在场大臣,发现他们也是和自己同样的表情。

疑惑不已。

“???”

朱元璋像个好奇宝宝一般,头顶问号。

脑袋向**斜45度。

纵使博学多才的他,此时也陷入了迷惑之中。

这上面对于孔子的科普解释,前半部分说的确实没错。

孔子善射。

而且有过举起城门的历史记载。

但说他崇尚武学,喜欢开宗立派,带着众弟子横扫诸国不是纯属扯淡吗?

还说“仁”是一种把人劈成两半的招数。

“义”是一种把人头打进身体里的拳法!

鬼扯呢!

如果仁义是这种意思。

世间怎么可能还会有文弱书生这种荒谬的言论?

……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有不少名家大儒。

他们的脸色都不禁有些难看。

董仲舒:“这天幕……究竟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啊?”

【“所以《抡语》,是指孔子在横扫列国之时,经常教导弟子一些在道义上的道理。”

“这些道理,被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成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学的《抡语》。”

“然而,在过去却因为其教育内容并不符合古代皇帝们的统治,容易造成百姓混乱,而导致被有心之人误导编撰成了《论语》。”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孔子他老人家真正所想要表达的《抡语》是什么意思。”】

然后。

视频中就放出了一条条《抡语》解释。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就能打死你!”

子曰:君子不器。

译:孔子说:“真正的战士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极致的肉体力量才是王道。”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孔子说:孔子把人打死的场景恐怖如斯,让人不分昼夜地感到恐惧。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译:孔子说:“君子**就得下重手,不然没法树立威信。”

子曰:始作俑者,甚无后乎?

译:孔子说:“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的没有以后了。”

子曰:吾未见刚者。

译:孔子说:“我从未见过身体刚强到我打不坏的人。”

子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孔子说:“把人打到濒死,说话也就好听了。”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译:孔子说:“不学习尊重我的礼仪,我就打得你无法站立。”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译:孔子说:“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

译:孔子去东边打架,看见两个小孩在讨论和孔子打架的人,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孔子不说话,使用怪力把人打得神经错乱!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译:孔子说:我喜欢钱,所以直接拿走你的钱是很有道理的。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三十个人才配我站起来打,四十个人过来我都疑惑怎么敢的,五十个人会被我打倒是顺应天命,六十个人站一排我一个耳刮子可以全顺下来,七十个人来了我终于可以放开来打,不用遵循任何江湖规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你学习我的武功,却不学习我的思想就会迷茫,你学习我的思想却不学习,我的武功就会被人锤。”】

「好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翻译我可太喜欢了。」

「孔子脱掉上衣,后背的肌肉显现出一个德字,双肩的肌肉各显现出一个才字,这便是传说中的德才肩背。」

「你才是天赋型选手!」

「一分为二,是为仁。

锤头入腹,是为义。」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你的观点和他不一样,就不要跟他逼逼赖赖了,直接抽他,懂了吗?”」

「可是现在**要赔钱。」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你爸妈在家,你跑再远也没用,跑了也我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三个人一起出行,若是加上一个我,那就相当于一个师的战斗力!」

「一个师可是有1万人以上,孔子牛逼呀。」

「老子: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意思是:你三千个弟子弱的像水一样,老子能在这3000人中取你项上人头,将你开瓢!(狗头)」

「老子:“你以为我凭什么在孔子面前自称老子啊?”」

……

万朝观众。

无数平民百姓在此时都看到了这些《抡语》翻译。

一个个的恍然大悟。

在其中一块天幕下,一名老汉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哦,原来这就是子曰呀。以前俺遇到那些读书人的时候,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子曰子曰,圣人云什么的,原来圣人所要教导世人的是这么个道理呀!”

身旁,另外一名老汉也认同的点着头:“是啊,这些道理明明都挺好懂啊,真是不明白村里的张秀才怎么老是说读书难读书难,我看这意思不就挺简单吗?”

老汉在说话时,殊不知张秀才就在他的身旁听着。

这些话,让他面色涨红。

“才……才不是这样的,你们都误会了!孔子他老人家说要表达的意思才不是这样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