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31章第31章
【爸爸的老食客】
老爷子同桌的女同志对这位戴眼镜的同志白吃白喝很是不满,尤其是吃到最后,他还借口去卫生间。
女同志跟老爷子说:“吃好了,抹抹嘴就走吧。您还真把他当知己了?被人白白占了便宜吧?”
“你啊!”老爷子摆了摆手,“不懂看人。”
正说着,那位戴眼镜的同志回来了,他坐下,等着老爷子吃饱喝足。
老爷子起身说要去结账,他笑着说:“我已经结过了。我想请教周老,怎样能让周老请客呢?能不能再耽误周老一些时间,给我讲讲这福运楼的情况?”
老爷子看向陪自己来的女同志,伸手说道:“我家就在附近,要不,去我家喝杯茶?”
“打扰了。”
出了福运楼,这位同志推着自行车,和老爷子一起走。老爷子问:“同志,你是新上任的领导,来微服私访的吧?”
“什么微服私访,就是来看看。我是二商局新上任的局长宋自强。”
二商局负责全市副食品、饮食、服务行业以及摊贩的管理。这本是一个按部就班的部门,老爷子听他说,改革开放了,粤城是离港城最近的大城市,以后将成为对外的门户。上级领导表示要做好服务业和接待工作。
前几天,他走访了两家涉外酒店,今天来到粤城声名远扬的福运楼,每多走访一家,就多一分烦恼。
“我一下子也摸不着头绪,听您说话,就知道您是行家,想请教一下,福运楼这个困局,该怎么破解?”宋自强向老爷子请教。
“难啊!”老爷子跟他讲述起福运楼的前世今生。福运楼从道光年间开业,一直是粤菜中叫得上名的酒楼,真正成为粤菜第一招牌,要追溯到三十年代中后期,这又和一对师兄弟有关。师兄罗长发厨艺精湛,师弟岳宝华更是厉害,福运楼一时间风光无限。1937年后,福运楼老板为了分摊风险,去港城开了分号,带上了罗长发。
讲到这里,便到了老爷子的家。
宋自强抬头望去,这是一栋西关大屋。清代粤海关和十三行成立,粤城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通商口岸,西关这里是粤城的中心,富商云集,在此建造了一栋栋豪宅,老爷子家便是这样的大屋。
大屋的门有三道,第一道是矮脚吊扇门,第二道是
趟栊门,第三道是红木大门,十分气派。
老爷子领着他来到门厅右侧的庭院,一棵桂花树郁郁葱葱,只是树下的假山已经破败,鱼池也干涸了。老爷子笑着说:“政府刚把这宅子还给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收拾,见笑了。”
“哪里!”宋自强坐下。
老爷子提来一壶水,生起炭火开始烧水,接着继续讲述福运楼师兄弟俩的事:“港城被日军占领的那三年,日军把港城的储备粮都运到了东南亚战场,那三年普通人活下来都艰难,罗长发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存活。战后福运楼老板想再去港城开店,罗长发说什么都不肯去了,所以岳宝华就去了港城。”
老爷子幽幽叹气:“但福运楼似乎与港城相克,没几年,港城的福运楼就被卖掉了,岳宝华又跑了回来。听说后来他想自己闯荡一番,又去了港城,那时他还时常回来,后来就回不来了。老罗为人实在,他一直觉得师弟是为了不让他为难,所以再次前往港城,他对岳宝华的儿子也是尽心尽力,毫无偏心,当然,他对其他徒弟也同样尽力。这个小岳比他父亲年轻时,手艺还要好,而且他还喜欢研究,不管是古菜谱,还是其他菜系,一有新口味就会请我尝尝,让我提提建议。本应能挑起福运楼传承大梁的人,却没能逃过一劫啊!”
“怎么回事呢?”
老爷子洗净茶盏,开始泡茶:“事情出在他娶的那个老婆身上。你知道,食品商店和福运楼都隶属于二商局,领导觉得小岳长得帅气,手艺又好,就给他介绍了食品商店的一枝花。谁知道这个女人野心勃勃。别人逃往港城是因为活不下去,她呢,丈夫有手艺,孩子也生了,居然也跑了。这下可把小岳害惨了,小岳就这么带着女儿去了西北。连带老罗也受到连累,他性子耿直,觉得没能照顾好侄子,心里愧疚。那些日子里,老罗去世了。只能由老罗的儿子顶上,罗世昌的手艺只有他父亲的七八成。”
“这几年就没培养出有本事的厨子?”
老爷子喝了一口茶:“罗世昌本事不如老罗,心眼还比老罗多。老罗带徒弟尽心尽力,以前岳志荣在的时候,岳志荣也乐意教人,那时厨子们天分有高有低,但该会的都会。罗世昌却教一半留一半,他本身就比他父亲差了几成,他带的那些徒弟又只能从他身上学一半,如此一来,能学到的就只剩一角了。再经过这么些年的折腾,你说
这福运楼还能剩下几成?”
“老罗的其他几个徒弟呢?”
“手艺好的那个去了干休所手艺一般的那个去了利群饭店。”
“刚才那个年轻厨子呢?”
“罗世昌的大儿子这是个好苗子天分虽说不是特别高关键是肯钻研。不过有些菜没人会做了那可就真没人会了。”老爷子叹了口气“也就是我这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还心心念念那几个菜这都新时代了那些菜确实费时费力也不是普通劳动人民能吃得起的没有就没有了吧!”
“还是您那句话说得对这是中华饮食文化。再说生活条件总会越来越好的如今大部分人吃不起这样的菜不代表以后也吃不起。难道等以后吃得起了这些菜就只能存在于前人的文字描述中了?更何况现在改革开放了国门打开了粤城多年来一直是口岸城市回来的华人华侨、前来的外国友人想要尝尝粤菜最后却只剩下几样家常菜这还怎么体现咱们粤菜的江湖地位呢?”
“可不是嘛!想当年粤菜北上在北京也是响当当的名号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都以能请上一席陆家菜为荣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预订都未必能订得上。在上海最有名的酒楼大多是粤菜……”
老爷子从福运楼的风光数到民国时期粤菜在京沪两地的风靡为如今粤菜面临的危机而痛心。心痛之余他从盘子里拿起一根香蕉递给宋自强。
宋自强摆摆手老爷子气鼓鼓地把香蕉塞进嘴里再气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肚子。
宋自强笑着站起身来:“周老谢谢您先让我回去想想过两天再来向您请教。”
“行老头子我也没什么事下次来之前提前跟我说一声来我这儿吃饭。我做不来那些复杂的菜但也有几个拿手菜咱们一起喝两盅。”老爷子说道。
宋自强点头:“那就说定了。”
宋自强走出周家大门重重地叹了口气。想想那个服务员的态度再想想周老说的话他就头疼。
回到局里他在车棚停车听到有人咋咋呼呼地喊:“宋局长宋局长。”
他锁好车
领导来电宋局长大步朝里走去走进办公室拿起电话接通主管副市长办公室
的电话。
他听到:“港城宝华楼?岳宝华?!好的,好的,朱副市长,我马上前往粤城宾馆。”
他知道唯物主义不能迷信鬼神,但这也太巧了吧?他正想要解决福运楼的问题,相关的人就出现了?
他走到门口:“老胡,车在吗?”
“在。”
“我要去粤城宾馆,先去西关接周老爷子。”宋自强说道。
“周老爷子?周三爷,周宣雄?”老胡问。
“我不知道他全名,不过应该是你说的这个人。”
老胡去叫了局里唯一的小车,两人上了车。宋自强又问:“这位周三爷是什么人?”
“他年轻时可是个人物。日本人占领粤城后发行联银券,一边吸收法币套取港币,换取物资,一边贬低法币兑换联银券的汇率。他联合银行界人士,维持法币汇率,法币比联银券汇率高,群众担心联银券贬值,纷纷存法币、买物资,联银券信用遭遇危机,发行不畅。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带头公私合营。前些年受了些苦,属于第一批摘帽的,政府也把周家大宅还给他了。”
宋自强笑了:“竟然是这样一位人物。”
“周老就好美食这一口。原本以他的背景,就算是那些年也轮不到被批,就因为他私下说,粤城的饭店变成国营之后,味道不如解放前好了,这才被批了。”
宋自强摇了摇头:“大实话,却不能说。”
车子到了周家大宅门口,宋局长下车,走到矮脚门前,朝里望去,老爷子听着收音机,正在喝茶。他喊了一声:“周老。”
老爷子抬起头,宋局长笑着说:“岳大厨就在粤城,我来接您一起去见他。”
“什么?”老爷子瞪大了眼睛。
“港城富商乔启明老先生找到朱副市长,说福运楼出身的岳宝华岳大厨得知了福运楼的情况,想问问我们,需不需要他的帮助。你说这是不是想到一块儿去了?”宋自强抑制不住兴奋地说。
老爷子回头说了一句:“阿芳,我出去了。”
他的保姆阿芳出来问道:“您去哪儿啊?”
“粤城宾馆。”别看老爷子胖,只要一听到与吃有关的事,腿脚就格外利索,跑得飞快,跟着宋自强上了车。
“他这次是去西北接小岳师傅的女儿和小岳师傅的骨灰,要在粤城停留两日。我接到电话就想到了您,您和他们父子两代都有交情,熟人见面,说话也方便些
。”
“我大概一个月前,听福运楼的人说,岳宝华来过,他听说小岳师傅没了,就回去了。没能见他一面,还有些遗憾。我对岳宝华,也就记得他的人和他做的菜,交情不算深,真正能和我交心的是小岳师傅,他对做菜的钻研……”想起那个年轻人,老爷子不禁难过起来,“就不明白,那个女人怎么就那么狠心,丢下这么好的一个男人,跑去港城呢?港城再好,能有这么有才华又谦逊的人吗?要是小岳在,现在福运楼哪会有这些问题?他肯定能把下面这帮小子带得好好的,不会像罗世昌那样,半吊子教出一群三脚猫……”
老爷子年纪大了,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骂骂咧咧了一会儿,粤城宾馆就到了。
三个人一起下车,走进粤城宾馆。胡主任到前台询问:“请问港城来的岳宝华先生……”
前台还没来得及回答,周老爷子就叫了起来:“在这儿,在这儿。”
岳宝华看到了故人,喊道:“周三爷。”
岳宁看见一个胖乎乎的老爷爷走了过来,多年前的记忆提醒她,这是……
“周爷爷。”岳宁眼眶发热。
“阿女!”周老爷子先回应了岳宁,看到这个孩子,他就想起那个有了新点子,就跑到他家做菜的小岳。
岳宁没想到会见到爸爸的食客,那个比罗爷爷还懂爸爸做菜的周爷爷,一开口就叫她“阿女”。
老爷子仔细打量岳宁:“白白胖胖的小姑娘,怎么变得又瘦又高又黑了?”
岳宁刚要落下的眼泪收了回去:“您倒是和以前一样胖。”
“你还记得我?”
“记得,您让爸爸做菜,怕我调皮,就给我买一包酥糖。我的乳牙就是这么吃坏的。”岳宁噘着嘴说。
周老爷子伸手摸了摸她的脸:“没有我给你糖吃,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岳宁伸出手:“周爷爷,糖呢?”
“等会儿给你买。”
周老爷子看向岳宝华:“宝华,咱们多少年没见了?”
“快二十五年了。”
周老爷子重重地叹了口气,那些话已经说过太多遍,不想再说了。他转头介绍道:“这就是咱们粤城二商局的宋局长和胡主任。”
岳宝华与两人握手:“岳宝华,福运楼出去的老厨子。”
“听周老说起过岳大厨的大名了。”
“别站着了,去咖啡厅聊吧。”周老爷子说道。
几个人一同前往咖啡厅,周老爷子让岳宁坐在他身边。点完饮料后,周老爷子问岳宁:“阿女,你这是刚从西北回来?”
岳宁看向爷爷说:“是啊!爷爷请港城的乔爷爷帮忙,他亲自去西北把我接回来。您是爸爸的忠实食客,乔爷爷是爷爷的忠实食客。”
周老爷子看着岳宁:“受了不少苦吧?”
“如果爸爸还在,吃再多苦都值得。只是……”岳宁苦笑着摇头,“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总归会有缺憾,对吧?”
“对。”周老爷子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岳宝华开口道:“三爷、宋局长、胡主任,是这样的……”
“等等,宝华啊!这是内地,新中国都成立这么多年了,三爷这种旧社会的称呼可不兴了,叫我一声‘老周’就行。”
“这……”岳宝华对这位当年敢顶着日本人干的周自雄,叫一声“三爷”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岳大厨,您就像我一样,称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