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卿娘荣华路》

9. 陌生人至

范继海喝了酒,原本有些微醺,听到这话,那点酒气瞬间消散。他脸色格外难看,目光在婆媳俩身上扫来扫去。

此时天色渐暗,他看不清婆媳俩的脸色,但能发现二人的姿态不对劲,明显是心虚。

范继海这些年来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书院之中,原本他还觉得自己对女儿不错,没少吃,没少穿,还给她选了一个看着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做夫君。

曾经林月梅总是在他耳边念叨女儿的开销大,他一开始并不在意,孩子若是跟着她娘,衣食住行上根本不会受委屈。吃好一点,穿好一点都是应该的。

但林月梅说的次数多了,又说家里拮据,这两年孩子越长越大,花钱的地方多。范继海心里还真的生出了几分怨气。

如果……如果婆媳俩真的从兴安府讨要来了大笔银子,那他凭什么怨?

“真的?”

婆媳俩谁也没出声。

余红卿接话:“他们还说那些银子已经买了宅子,宅子是给玉华他们成亲准备的。”

“说话!”范继海厉声大吼。

他是个读书人,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即便没有入仕,众人对他都很尊重。在这奉贤书院中比他年长的夫子有许多,但那些人都对他客客气气,隐隐都以他为首。

身份被架上去了,范继海平时待人温和有礼,很少发这么大的脾气。

林月梅吓得身子抖了抖,她不敢出声,但又不敢继续装哑巴。

“是……那是娘的意思,第一封信是娘让人送的,后来就送了银子回来,还带了口信,让好好照顾卿娘……”说到这里,她差点咬着了舌头,“那边没有送过信,只按时送银子,我们不想收,也没处拒绝呀。”

林月梅还在喋喋不休,范继海恍然大悟,难怪他送信时,母亲居然能从商队手中相信取回来。

母亲在乡下长大,在乡下将她养大,一生之中住在城里的时间远远不如乡下久……其他的乡下妇人搬到城里会很不习惯,连门都不敢出。母亲却能找到商队,还敢出言将信讨回来,他早该觉察到不对了才是。

“人家送银子的前提是让你们好好照看孩子,你有好生照顾吗?这银子你拿得安心?”

林月梅被问得抬不起头来。

范母也心虚,但她不想在儿子面前认错,振振有词道:“如果不是你养不起家,我们又何必使这些手段?”

林月梅很想说是婆婆一个人的主意,她只是知情而已。但对上婆婆的目光,她又不敢说。

范继海:“……”

“每个月朝廷发我一笔银子,还有我每月的工钱,衙门那边每年都要发几百斤粮食,家里就这几个人,两笔银子加那些粮食不够你们吃喝拉撒?”

他目光落到林月梅身上,“这些年我私底下交给你的银子也有不少吧?怎么就到了要别人替我养女儿的份上?”

说到后来,气得一脚踹向脚边的木盆,木盆飞到墙上摔成碎片,然后散落一地,他余怒未休,“若是我这种都算养不活家人,那全天下除了富人,估计都要被饿死。”

林月梅身子抖得更厉害了,强撑着辩解道:“我又没乱花,银子都攒下来了。之前我也害怕,想跟娘商量着让那边别再送银子了,可娘不答应……”

她真心觉得自己无辜。

当然了,她绝对不想承认的是,买宅子那会儿从婆婆手里拿到一大笔银子时,她心里真的很高兴。

范母对于儿媳妇话里话外处处推脱很是不满,狠狠瞪了一眼儿媳,口中解释:“我还不是为了玉文兄弟俩!他们读书没天分,什么都不会,若是不攒点家产,以后怎么养活妻儿?我们再能干,会老会死,到时他们靠谁?”

范继海并非没有为两个儿子考虑过,他今日出去喝酒,就是为了给大儿子找个活计。两条街外绸缎铺子里的账房先生是他一个弟子的爹,他今儿就是去那学子家里喝酒了,趁着酒意,说好了将大儿子送过去学算账。

有弟子在手,那边肯定会认真教导。

做个账房先生,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钱虽不多,但也绝对能养家糊口。前两年就该送去学手艺,只是婆媳俩总说孩子在外会吃苦,怎么都舍不得。

学东西哪有不吃苦的?

就像是前院那些读书人,别管在家里多受宠,在他们这些夫子面前都要规规矩矩,乖乖巧巧,不能有半分不恭敬。

“那是我儿子,自有我替他们打算,用不着你操心。”范继海心里格外烦躁,看向林月梅,“你这些年攒了多少银子?都花在了哪些地方?那个宅子位于何处?房契呢?”

林月梅不愿意将攒下来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哀求的眼神看向婆婆。

范母知道儿子的脾气,他一直就很喜欢在那狐狸精面前装能干,若宅子和银子落到他的手里……将所有的东西还回兴安府也不是不可能。

“在我这里,我收着!”

“拿出来!”范继海小时候也吃过苦,为了供他读书,双亲很苦,父亲去得那么早,就和年轻时过于操劳有关。

去库房里扛货,别人扛一袋,他爹扛三袋,就是为了赚钱给他。

范父去了十多年了,那会儿范继海刚刚考中进士,没来得及孝敬亲爹……范父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

正因如此,范继海心中对双亲很是愧疚,对母亲就格外宽容。

范母怒吼:“那是家里的积蓄,只要我活着一天,这些东西都得我收着。”

“不义之财不可取。”范继海只觉得头疼,原先他还挺庆幸来着,比起其他夫子家中那些爱贪便宜爱乱收礼物的女眷,他认为自己亲娘已经很好了。

结果,母亲给他憋了个大的,在这儿等着他。

范母猜到了儿子会把银子还回兴安府,真正听到这话,还是气得不轻:“我们又没少了卿娘的吃穿,能攒下银子,那是我们持家有道!你别想着还银子!”

“必须要还。”范继海一脸严肃。

范母嚷嚷:“除非我死。”

又来!

范继海跟母亲讲不了道理,干脆闯入母亲的屋子里翻找。

这两年范母年纪渐大,有些力不从心,越是活得久,就越明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道理。她怕自己去得太爽快来不及交代后事,到时儿子找不到她存的银子,已经悄悄跟儿子说过她藏银子的地儿。

范继海进屋后很快就寻到了两处,翻出了近一百两银子,但所谓的房契却没见着。

他翻找东西时的动作并不温柔,屋中很快一片狼藉。

范母没想到儿子竟然会直接翻找,先是说自己气得头疼,还假装要晕倒,林月梅都冲过来扶住她了,范继海却不吃这一套。

她生气归生气,却是真的不敢晕。

万一儿子真找到了银子和地契,再全部拱手送人,她才真的气死。

“房契在哪里?”

林月梅一手扶着婆婆,目光紧随着男人在屋中扫视。她过门多年,自己有些私房银子,但远远不如婆婆手中的积蓄。

没有哪个儿媳妇不想当家做主,林月梅也一样,她平时在婆婆面前特别乖巧,从不敢挑婆婆的理,但心里对婆婆也还是有些不满。

眼看范继海四处遍寻不着,林月梅劝道:“你慢点,万一不小心把房契撕烂了怎么办?”

范继海回头瞪着她:“你知道东西在哪儿吗?”

“啊这……”林月梅左看右看,“如果不在房里,那应该就在外头。”

说完这话,她不敢看婆婆的脸色。

范母的房契应该是在她娘家哥哥的手中,找出来的那些银子也并不是她所有的积蓄。银子可能也在杨家。

林月梅不知道婆婆是怎么想的,反正她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家重要的东西送回娘家去,哪怕是亲哥哥收着也不行。

范继海一阵风般刮了出去。

林月梅只是感觉左边一股大力袭来,她稳不住身子,狠狠摔倒在地。

范母推了一把儿媳妇,看也不看,拔腿就朝着儿子追了出去。

余红卿站在院子里从头看到尾。

林月梅有私心!

她肯定早就对婆婆将银子放在杨家有所不满,只是身为儿媳妇,她不敢表露罢了。

范母跑出门去,发现儿子已经上了马车。

她没有再追。

外头天那么黑,她年纪大了跑不快,眼神也不太好,万一一脚踏空摔上一跤,那可不是玩笑。

范母回到院子里,对着林月梅一顿臭骂:“你到底哪头的?你有没有脑子?东西落到他的手里,再想拿回来,你做梦!”

她骂完了儿媳妇,又对着柴房门口的兄弟两人吼,“以后你们成亲后没有大宅子住,成亲时拿不出聘礼,养不活妻儿,都是被你们的娘害的!”

兄弟俩一直很受宠,从小就没有为银子操过心,想象不到日子能有多苦。

林月梅却觉得婆婆杀人诛心,这分明就是在挑拨他们母子几人的感情。

余红卿看够了热闹,正准备回房,她这一动,倒让范母注意到了她。

范母骂得兴起,这会儿是张口就来:“你个搅家精,跟你那个娘一样,长得妖妖娆娆,看着乖乖巧巧,实则最会惹祸。如果不是你闹,家里怎么会吵成这样?不是要走么?趁早滚!”

余红卿小时候以为自己真是寄人篱下,范继海平时挺忙,顾不上她,婆媳俩对她又不亲近。她那会儿受了委屈都只能忍着,生怕被撵出门。

小时候恐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