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萧元驭的惊呼,一下子惊醒所有文武大臣,便是连后军都督苏茂也出言反对道:
“陛下,这小子一无功名,二无才名,怎可上来便授予御史之位,还是巡按御史这般重要职位。”
“巡按御史正七品,非进士不可担任,陛下不可乱朝廷法度。”
“无辜罢黜徐阁老,已然触怒天道,地龙翻身便是示警,陛下怎可为此小人再下乱命?”
“汤显祖参奏陛下喜用东城所,实乃乱世毒鸠,诚不欺也!”
举朝反对,沸反盈天的架势,就差将唐辰形容为十恶不赦的恶徒,生吞活剥了。
好多人看他的眼神,更是充满恶意。
原本跪在地上内心忐忑的太子,耳听四周满是反对之声,腰板不由挺直,举拳拱手,对着明良帝慷慨激昂:
“父皇,儿臣窃以为明君治国,守度而后责万民。
伏念祖宗立法,非为桎梏人主,实乃杜渐防微。
今父皇若以天子之威破千载之制,恐生三患:
一则,法失其信,群僚效尤;
二则,令出多门,奸宄得逞;
三则,史笔如刀,后世讥评。
观武宗开豹房而朝野怨沸,可不慎欤?”
太子的话如同敲响的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太子殿下至臻致信之言,臣附议。”
“太子殿下仁孝,言有在理,臣附议。”
“大郑圣贤君主,后继有人,后继有人啊。”
鬼哭狼嚎中,太子的声望以一种诡异地方式达到顶峰。
跪在玉阶上的太子,听到群臣支持的声音,感受到一股从未有过的热流,于身体内乱窜。
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促使着他,渐渐直起腰杆,正眼仰望父皇时,忽然发现这个大胖子是真的胖,都快能套住两个他了。
明良帝脸色阴沉的仿若滴水,他只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还没怎么着,朝堂上的官员便喊打喊杀。
看来打掉一个徐时行并没有让这帮人学会闭嘴,反而促使他们更加团结。
整个下午就在这帮人吵吵嚷嚷中浪费了,他想要做的事,一个也没做成。
再晚点,受地震影响的流民,没饭吃的情况下,将要齐聚京师,皆是就凭这些只会动嘴的人,能成什么事?
他忽然觉得皇兄武宗皇帝,当初任性胡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关键是太子这个逆子还敢直视天子了,他那个眼神什么意思?觉得自己羽翼丰满,可以挑战天子权威了?
明良帝眼神愈发冷冽,视线在萧元驭和太子之间游移,似乎想要窥破二人之间隐秘的联系。
“肃静!”王宝出列大喝一声。
三通静鞭响过,金銮殿上才算安静下来。
“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当朕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南城平民的菜市场吗?”明良帝怒喝。
只是满朝文武并没有惧怕天子的发怒,而是梗着脖子想要以诤臣姿态,硬抗天子乱命,搏一个天下闻名。
“朕询问你们如何应对地龙翻身,如何应对即将而来的流民?”明良帝愤怒道。
“天道预警,帝德有亏,当召回徐阁老,颁布罪己诏,明示天下。”
头发花白的礼部右侍郎出班抢奏道。
臣附议之声再起,金銮殿又一次变成菜市场,王宝连连出声呵斥,却收效甚微。
明良帝大胖脸黑中透着红,红中透着黄,若不是手边没东西,他真想抓过大汉将军的金瓜锤捶死那老头。
好不容易赶走的玩意,怎么能再请回来?
唐辰有着同样的想法,赶走的东西,再请回来别说打不打脸,就是想起了都恶心。
他今天也算真正见识到,大郑的官场是什么样子了。
这帮人不仅不拿天子当神人主子,更是真没拿天子当人。
一言不合就开骂属于基础操作,完全不怕天子一怒将其都砍了脑袋。
与之相比,汤显祖写奏折参奏皇帝,便显得不那么了不起了。
难怪只是将其关了半个多月,还能放出来继续当官,感情这都是老传统了。
这要是搁在辫子皇帝在位,就满朝文武这般闹法,鬼头刀岂不早砍卷刃十回八回了。
眼见明良帝被**的束手无策,内阁首辅静立旁观,太子倒反天罡地教育起老子怎么当皇帝。
唐辰实在看不去了,站起来厉声大喝:
“禁卫军何在?”
“在!”金刀杵地,铿锵声,轰然炸响,震得金銮乱颤。
文武百官被震的惊醒,纷纷侧目看向殿中透着威赫霸气的少年郎。
“咆哮天子,扰乱朝堂,举朋为党,以下犯上,如此乱臣贼子,禁卫军怎可坐视?”唐辰一口气连说四大罪名,一个比一个罪名重。
当值得禁卫军统领,原本是陆良,但陆良已经出京赶赴江宁查案。
此时当值的只是副统领,他哪敢抓这些气势汹汹的大臣,武宗时期的禁卫军统领可是被这帮朝臣活活打死的,至今金銮殿砖缝里还残留着那位统领的血呢。
并且他又不是陛下的乳兄,乳侄,出了事,皇上未必保他,他可不敢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但唐辰的话又把他给僵在那里,无奈之下,他只能跪地向明良帝请罪。
明良帝得了唐辰两声厉喝,有了喘息之际,焦躁的心思安静下来,心下也有了定计,瞪了不成器的太子一眼,转头问萧元驭道:
“萧爱卿,觉得礼部右侍郎的提议如何?朕召回徐爱卿,主持赈灾之事?”
在赶走徐时行这件事上,萧元驭与明良帝一样的心思,他怎么可能让那个老头再回来,虽然明知道明良帝在利用他,可他还是得往里跳。
“臣觉得不妥,徐阁老离家三十余载,为国尽忠,当为家尽孝了,圣上不可夺人所好。”
“只是这赈灾之事?”明良帝心里冷哼一声,“老滑头,朕看你还不跳进来?”
萧元驭知道此事体大,也知道再扯皮下去,让那个徐老头再回来得不偿失,当即道:
“地龙翻身,百姓受难,刻不容缓,臣举贤不避亲,吏部考功司主事陈规,精与任事,曾是翰林出身,才能,主可担任此次赈灾主官,至于副官还请众臣举荐。”
唐辰听了撇了撇嘴,心里吐槽,“老家伙真实在,举贤别说不避亲,根本就是举亲,而且连遮掩都没有,上来就将亲外甥推出来。”
“哦,陈规?”明良帝对这个年轻人没啥特别印象,只记得好像是陈适梅的长子。
他思考了一会儿后,同意道:“爱卿举荐必然错不了,这样吧,人常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朕看这副官便由唐爱卿担任吧。”
明良帝的这话才落下,顿时又好似捅了马蜂窝,满朝反对声浪,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陛下,三思!”
“陛下不可,怎可用此等不忠不孝的小人,担任如此重任。”
“陛下失德,便是由此等小人引起的,当裁撤东城所,将此等小人逐出朝堂。”
“臣听闻,福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