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老婆总想抢我江山怎么办》

47. 奈何君有恨

遥想那日信庆殿上,百官陪位,堂溪襄北面。

群臣礼拜先帝梓宫,齐邕奉读策文,高泽于东侧跪地接受传国玉玺。

即位礼成,新君论功行赏,尊堂溪襄为母后皇太后,移居德昌宫。

齐邕、李昊以定策之功益封千户,赏赐巨万。

李奕、汪志泰、方照、严淮、洪绪以扶持龙之功封侯,官进一阶。

伍縢等一干新君旧识,从军中调至御前,编为头等扈卫,变相削弱郎中令赵歇的职权。

黎雁山任兰台令史,掌宫廷藏书文字,加授“侍中”的荣衔,可出入御书房建言献策。

望舒脱奴籍,迁行人署,任别火令,主治新耕改火之事。

楚荪、叶容隐是神职,超然物外,辞不受赏。新君感其虔心,特赐黄金万斤,用来给神宗庙供奉的九神神像重塑金身。

陆压大捷中立功的将士也各有封赏,足见皇恩浩荡,帝德广大,内外人情,俱是相安。

茶汤三沸了,腾波鼓浪,势若奔涛。

襄太后把熟盂中的二沸水浇入茶釜,作止沸育华之用,接着撇去茶沫上形同黑云母的一层水膜。精华均匀,茶汤告成。

高泽看她不再说话,打破沉默道:“母后有所不知,寿王这是关心则乱,替自己争前程不说,顺便也替昌王一搏,拼他个鱼死网破。”

倒一盏茶放他面前,她叹口气:“昌王?可是你此前飞章入告的,昌王放跑的那位吕常侍?他逃到了寿王府?”

“关外气候恶劣,地势复杂,吕鹏生一个人冒然出逃,既无坐骑,又无水粮,更不辨方向,能逃得多远?

“不待李奕、方照追上他,他就自绝于半路了!”

高泽阴阳怪气地说完,举杯欲饮,偏这一盏“宿明桥”临到嘴边,怎么也送不进去,索性手腕一转,直接搁回桌案上。

“……给寿王通风报信之人,多半是昌王府的司官郑天立。”

“昌王好谋算。”襄太后捧起自己那盏茶,悠悠观之,徐徐品来,“我当是宰辅里的谁,听了昌王的求告,急递联系上寿王呢!碍于皇城戒严,才未得逞。”

此言一出,新君悚然——他竟浑不知昌王跟宰辅的勾连!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是在北塘门下,还是白云司里?

想不到太后久居深宫,却有通天的手眼!

他下意识地重新端起茶盏,猛灌一大口,定了定心神。

再张口时,他的声音变得冷静了:“昌王出关之际,就做了搬兵求救的两手准备,郑司官在他有去无回之后,遵教令向寿王府求援。

“如若是吕鹏生说动寿王出兵,他的家人都捏在李公手心里,如何功成之后,一点儿音信也传不回来?说明千真万确是人没了。

“余下的,琉国使团和昌王不是一条心,那使臣为了入关,百般讨好李奕,还赠了他一匹好马。”

襄太后略感诧异地暼他一眼,听起来他挺在乎那马?

“但宰辅没来报你,是不是?”

“……”高泽语塞。

尽管在形势逼迫下对新君低头,这班老臣始终怀着异心。高泽一时无解,只得从长计议。

“寿王的担心不无道理,你总不能当真治了昌王的罪。”

高泽不置可否,自顾自地喝茶。

襄太后一力勾销昌王之罪行,只因她绝不容许后世史书上,以一笔浓墨重彩的“杀父弑君”的污点,为定天一朝作定论吧?

把个先帝塑造成有道之君,大家面上都有光。

不一会儿,茶盏见底。高泽本想续上一杯,被襄太后一记眼神按住了。

“茶为不夜侯,令人少眠,端起来是茶水,恐贪多酿成祸水,须得警醒着些。”她命马靖带人撤下台面上的茶具饮盏,“凡事有度,过则生变。”

“寿王无诏兴兵,视同谋反,如此轻轻揭过,岂非养虎遗患?”他犹有不甘。

“圣上与寿王之间原无大仇,他此番举止有失,不过是想帮昌王出头。

“只要昌王太平无事,寿王那边也就罢了……莫若先安抚诸王,笃亲亲之谊。”

新君听得直发笑,想不到他的好哥哥们暗地里卖乖弄巧,打动太后做说客了!

那两人分明大势已去,有何筹码谈条件?

高泽耐着性子继续听,听她说到“沈王不愿见你们兄弟失和,特意叫使官传了话来”——这又把沈王牵扯进来了。

沈王高颖比定天帝小九岁,比汉王略小三月,大婚以后移居江外,甚少理会朝中事。

昔年高泽在军中所受俸禄常常不济,盔甲破损没钱修补,坐骑战死买不起新的,完全仰赖襄太后从中牵线,找了沈王资助。

既是藩王之一,唇亡齿寒的道理,沈王怎会不懂?难怪他要力保两位侄儿。

高泽忆及拿人手短的黑历史,最终妥协道:“多谢母后提点。”

“以我愚意,不妨借登极之际赦罪,将其命作良臣。”

“一切但凭母后做主。”他好言答之。

襄太后见他肯让步,很是欣慰,关切地问起旁的情况:“圣上重返大内,住得可还舒适?”

定天帝新丧未葬,仍停灵常胜殿。考虑到近期兵燹导致库银不丰,新君不喜铺张,另择了一处宫殿,略作整修后将就住下。

“儿臣刚为寝殿拟了新的名字‘重巽’,母后以为如何?”

“好!‘巽’为‘风’,君子之德,即是风。”襄太后和气地夸赞他一番。

其实她也明白,重巽殿经雨辄漏,墙壁欹斜,地砖亦不平稳。这种赶工期下的小修小补,实在是改善有限。

她便借口后宫多处宫宇年久失修,极尽颓落,请大兴工役以复原。

其中最紧要的一处,便是他幼年随葛客妃居住的三花殿。

高泽应允,站起身来。

“圣上日理万机,该回去忙了。”

……

襄太后亲送新君远去,又独自倚在德昌宫门口远眺。

春雨终于歇了,天蓝得无边无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宫令女官葆珠见太后站在风口处,赶紧取来一领深竹月色五彩金遍边葫芦样鸾凤穿花斗篷,与她穿起。

这当口,许是太后被风迷了眼睛,她朝着虚空里看啊看啊,忽地睫毛轻颤,含住一星泪光。

她依稀是赢了,却也老了。

堂溪氏世代出皇后,只是拜前朝“薰妖之乱”所赐,定天帝格外提防她,几乎不在她的寝宫过夜。偌大的长秋宫,年年不见春。

直到客妃葛矜紫入宫。

那是堂溪襄平生仅见的美人儿,明艳圣洁到了极点,疑似九天神女下凡。

尤其那一双独特的紫眸,顾盼间,教人如堕梦境,非复人间。

葛矜紫出身低贱,又貌美性柔,屡受出身望族的内命妇们鄙夷排挤,少不得由堂溪襄端出中宫的架势,替葛矜紫保驾护航。

定天帝后宫佳丽众多,独她们二人是南人,很快就惺惺相惜,结缘交好。

葛矜紫生下十三皇子晋升至妃位,先帝是第一个去探望的,第二个就是她堂溪襄。

裹在襁褓里的新生儿皱皱巴巴,瞧不出像谁多点儿。堂溪襄小心地抱孩子在胸口,克制不住全身阵阵的颤抖。

她此生无福孕育自个儿的骨肉,却在拥抱好友的儿子入怀过后,也像做了一回母亲。

她参与了他的初生、他的满月,记得他藕节一般圆润的胳膊腿儿,柔软的毛发尚盖不住宽宽的脑门。

好早以前他还穿着裹肚呢,手脚的金铃叮叮当当,时光这么一晃,他就长大了。

回忆掰开来一地零碎,拼凑着远远近近。

纵使洒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