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换亲,我从贫民窟到一品诰命》
现在只要是对灾情有利,孟希延都愿一试。
他安排元小头领先行回城,盯着大局。
他则带着闻颜沿河跑一趟。
打包好行李,他们就出发了。
在出村的路口,村长带着好几个人等在那里。
孟希延勒停马车:“村长,你们这是……?”
村长越过他,来到闻颜面前。
他将一只包袱塞到闻颜手里:“这里面是一点点干粮,祝你们一路平安。”
现在大家都生存困难,闻颜坚决不收。
村长却红了眼眶:“这些都是你徒弟准备的孝敬。这是礼数,你该收的。”
村长向后的几人,正是闻颜教授烧炭手艺的几个半大小子。
因为时间的关系,闻颜带着他们烧了一小窖炭。
不过,这几个孩子都很聪明,学一遍就会了。
他们跟着点头:“是啊师父,我们学得一技之长,难道您不想认我们吗?”
有一个腼腆的孩子,眼眶红了,下一刻都要哭出来似的。
闻颜无奈,只得收下。
对他们又是一番叮嘱,这才跟孟希延他们一起上路。
他们沿着河道,一路往晋阳府城而去。
河堤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
泥沙沉积,有些地方,河床比岸边的平地还要高。
有些地方,已经有改道的迹象了。
河水也分出细支流。
但因为天气太热,那些水流还没流到田里,浇灌庄稼,就已经蒸发光了。
闻颜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情况。
这些都是闻颜前世,跟着霍耀行去地方上任时,跟当地治水的老吏虚心求学来的。
如何观察地形,水势。
不同的地形如何治理,闻颜都颇有心得。
后面,她还凭借这些手艺技术,帮着霍耀行立下不少功绩。
可以说。
前世的霍耀行在短短十年时间,一路高升,少不了她的功劳。
闻颜他们多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回到府城。
回到租住的小院之后,她就找林叔问司徒明那边的情况。
林叔道:“大宅那边一直很安静,并没有什么异动。
他们的第一批粮食,已经卖光。
司徒明已经安排人,把银子送回京城了。”
“银子送走多久了?”
林叔道:“有五六天了。”
闻颜在心里默默推算一番:“如不出意外的话,那批银子这几天就会送到霍耀行的手中。
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只要见到银子,第二批粮食马上就能运到。”
她叮嘱道:“林叔,这段时间你要盯紧他们,一刻都不能放松。还有胥家和其他粮商,你们也让人盯着点。”
林叔应道:“小姐你就放心吧,有我和老田、石头在,绝对把他们看得死死的。”
闻颜道:“辛苦林叔了,等干完这一票,我们就能歇好一阵了。”
将家中事务安排好之后,闻颜就呆在自己的房间伏案写着什么。
除了吃饭和必要的活动筋骨,她连房门都不会出。
闻颜先写了烧炭的计划和方案。
烧炭必定砍树,但树木砍多了,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流失。
北方本就少雨,恐怕还会让风沙变大。
闻颜便写下一个砍树守则,多大面积,只能砍多少颗树。
而且必须在灾情结束后,补种成活。
除此之外,她又将各种树木分了高、中、低三等。
高的价格自然会高,低品的价格也会变低。
不过如此一来,那些人为了利益,恐怕会只盯着高、中两品的树木砍伐。
闻颜又定了新的规则,他们会按村按量收炭,并且按照一三六的比例来收。
就算他们多烧了炭,也会卖不出去。
并且,他们只收普通百姓的炭。
土地超过五十亩,富商庄子上的炭,他们是不收的。
这一系列的收炭模式,虽然复杂,却能将实惠给到真正贫苦的人。
随后,便是制作墨烟的作坊。
这个相对简单。
她让薛义帮忙在城中买一处宅子,用来开办作坊。
其余的事,如:伐木、运输、招匠人都由佩儿负责。
佩儿小小一个人,整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闻颜将烧炭手札拿给孟希延和元小头领,让他们去实施。
元小头领看见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