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报社》
孟允抒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帷,看向街上络绎不绝的行人与路边大声叫卖的摊贩,将繁华的街景尽收眼底。
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化中,胤朝的庙会内涵已经远超字面意义,除了它最初具有的宗教色彩以外,更多地象征着每月五次的大型商贸集会活动。举办庙会的中心场所是大礼国寺,许多商人会借此良机,在寺庙内外设置摊位,经营自己的生意。
孟允抒望见一名理发匠放了几个小马扎,直接坐在路边给顾客刮脸修面;不远处的商贩高声吆喝,宣传所售香饮子的奇特功效;茶坊中挤满了人,依稀可见其中正有人热火朝天地斗茶;甚至还有在街边做艾灸按摩的行医。
拥挤的商品与行人看得孟允抒眼花缭乱,虽然她对满目喧嚣恋恋不舍,却也只能暂时放下车帷,先去打个报道的腹稿。
当她把注意力收回到车中时,这才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她看了看端坐在她右侧的许昭,又低头估量了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
她分明记得,两人刚上车的时候分坐在车厢两端,他们中间的空隙还能容纳得下第三个人。
但眼下许昭已经坐在车厢正中央了。
孟允抒看他一脸正气的样子,不像是有意为之,猜测这是马车颠簸的缘故。当前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时不时有对面过来的马车与他们狭路相逢,二者还要争道而行。在剧烈的晃动之中,他的位置发生偏移也实属正常。
于是孟允抒保持沉默,转而去思考她待会要提的问题。
这份和谐没能保持太长时间,因为孟允抒敏锐地发现,许昭又悄悄朝她这边挪了一小段距离。
她不解地看向许昭,他还是那副坦然的神色,坐在车上不发一言。
孟允抒不明白他这是在干什么,她只知道,再不开口的话他就要挤到自己身上来了。
“许公子,你往那边坐坐。”孟允抒提醒他,“我快没处坐了。”
许昭转头看她一眼,神情落寞,像是受了沉重的打击。
他低声问道:“姑娘是想让我离你远些?”
孟允抒听出他声音中的难过和酸涩,更加觉得莫名其妙。
他这是和谁学的,萧谨言吗?
“不,我没有这个意思,你别误会。”
无论孟允抒如何解释,许昭都不相信她心口如一,她第一次想用“笨嘴拙舌”来形容自己。最终孟允抒只能无奈地说道:“算了,就这样坐着吧。”
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许昭的眼神一亮,脸上也显出高兴的神色。
孟允抒隐约觉得,她好像给自己带了个拖油瓶。恐怕她今日的采访不会很顺利。
马车在大礼国寺门前停下,孟允抒刚从车内探出半截身子,来自四面八方的喧闹就一起向她涌来,将她层层包裹在其中。
她的双脚踩在地面上,却在一片嘈杂的冲击下觉得脚步飘然,甚至有些站不稳。纷乱之间,她环视了一圈眼前的场景,平生第一次体会到“目不暇接”的具体含义。
孟允抒集中注意力,回想了一下她先前看过的大礼国寺地图,按她事先计划好的路线出发。
她拍拍正在东张西望的许昭:“许公子,我们先往这边走。”
庙会上有身上挂满鼓锣的流浪艺人,行走在人群中敲敲打打,时不时拿起随身携带的其他乐器拨弄一番;许多民间艺术团体也在此进行表演,杂耍、驯兽、歌舞应有尽有,音乐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
孟允抒走过几个摊位就要驻足欣赏一番,在闹市中不得不提高嗓门对许昭喊道:“难怪你想来逛庙会,果真是热闹非凡。”
许昭也少见地扯着嗓子喊:“我幼时最喜欢逛庙会,不过我们那里一年到头也办不了几场。”
孟允抒觉得他们再这么喊下去,过不了一刻两人就都该失声了,于是拉着许昭快步拐到一条行人稍少的路上。
这条道路两边的商贩售卖的大多是些手工艺品,尽是些奇巧精致的玩意儿。孟允抒来了兴致,热情洋溢地跑到那些摊贩前询问详情。
她认真听完摊主讲解绢人的制作过程,正要拿起旁边那个滚灯提问,许昭蓦地在旁边问道:“你有想要的东西吗?”
“对,对。”那摊主见状连忙附和,他打量了一下许昭,眼睛都笑得眯成两条细线,撺掇孟允抒花钱,“姑娘既然是带着郎君一同前来,有什么想要的就赶紧开口,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孟允抒暗道不妙。她的预感成真了。
她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想买东西,只是想拉摊主做个免费采访,这才一直和他套近乎。许昭这么一说,她哪还好意思再继续问下去。
孟允抒尴尬地赔着笑:“抱歉,我只是想随便看看,打扰掌柜了。”
说着,她赶紧拉了许昭一把:“快走。”
但许昭好像没理解她的意思,依然执着地钉在原地。
他看看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转头问孟允抒:“七巧板,你要吗?”
孟允抒窘迫得无地自容,又不好直接在摊主面前和许昭发生冲突,只能飞快地回答:“不要,赶紧走。”
“风筝呢?”
孟允抒咬牙切齿地答道:“不要。”
许昭像是铁了心要和她对抗到底,说出一连串的商品名。
“九连环?不倒翁?拨浪鼓?陶笛?竹蜻蜓?陀螺?”
合着许昭隔这报菜名呢。
孟允抒只能威胁他:“你再不走我自己走了。”
她撂下一句话,就大步流星地继续向前。
许昭只好向摊主道了歉,追上孟允抒的步伐。
他观察着孟允抒的表情,见她有些发恼,语无伦次地解释道:“请姑娘不要生气,我见你对那些东西爱不释手,所以才会那样发问。”
孟允抒见许昭小心翼翼的模样觉得有些歉疚,他问那句话完全是出于好心,她确实不该责怪他。
“多谢公子惦念,我没有生气。”她缓和语气对许昭笑笑,以此打消他的顾虑,转而提醒他道,“只是在我提问时,你不要贸然开口。”
许昭赶紧点头表态:“我明白了。”
孟允抒又来到一处卖假发髻的摊位前,此处挤满了女子,孟允抒听见其中几人讨论着“借头”之事。
“借头”就是指女子之间共享发髻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品质上乘的假发髻价格高昂,孟允抒眼前那顶加了珠翠装饰的发髻甚至标价八千文,是妥妥的奢侈品。
孟允抒上前询问摊主详情,让他介绍了几顶价格亲民的假发。这些假发由丝线或动物毛发制成,可谓那些高档假发的平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质感略差,但临时拿来糊弄旁人还是绰绰有余。
孟允抒将这条见闻深深烙在脑海中。
除了撰写报道的需要,或许她在日后乔装打扮时也能用得上这种假发。
她这样游览了数个摊位,欣赏过书画,体验了游戏,在此过程中,许昭始终不发一言,恪守着她的要求。
孟允抒转头看了看许昭,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