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探花》

2. 第 2 章

通往宫殿的道路必经主街昌平大街。

正值上朝的时间,途中就难免会接二连三的遇见其他坐车上朝的同僚。不过在京为官两年时间里,陈今昭与其他官员交集不多,所以饶是遇见其他臣僚也是各走各的,并不会特意停下几多寒暄。

赶车的长庚小心瞄着各家车马标记,若遇见高官府邸的,就赶紧将骡车朝边上让让,并压低声告诉坐在骡车内的陈今昭,告诉说是谁谁家的车马。

陈今昭记下,分析着尚存活的这些臣僚都出自哪些府邸、阵营,偶尔竟也听见几个家住西街的高官名字。

正兀自思忖之时,突然骡车停了,外头传来长庚难掩雀跃的声音,“少爷,是鹿编修!”

鹿衡玉!陈今昭双眸一亮,探手赶紧掀开车帘朝外观望,很快就见到了不远处停靠的鹿府马车,从车里跳下个人,扶了官帽三两步朝她破骡车方向跑来。

“劳烦让让。”等长庚朝侧让出地方,鹿衡玉双手撑着车辕跳了上来。

长庚几分感慨:“再次见到鹿编修,真好。”

鹿衡玉长叹道:“谁说不是,还以为当日宫门前一别,会是最后一面了。”

陈今昭将鹿衡玉请进车厢,对方甫一进来,就真心感叹:“陈今昭,我在那街边等了你不短时辰,差点以为你不走运做了那刀下亡魂。你可是害我在街边伤感了好一会。”

倒了杯温茶递过去,陈今昭道:“果真,你是从不会往好处来想我,难道就不能是我太走运,逃出了京师?”

“凭你?再加这辆破骡车?”

“鹿编修倒是有宝马香车。”

两人习惯性互怼完,相视一眼,齐齐苦中作乐的笑了。

不过不得不说,能活着再逢故人,还是让人庆幸欣喜的,尤其是这等前路未卜、生死难料的时刻,能与故人似从前般轻松言语几句,更觉来之不易分外让人感怀。

说起她与鹿衡玉,也算渊源颇深。他们同年科考取士,又同年在殿试上被先皇相中,以末流成绩之姿齐齐被先皇破格钦点成了探花、榜眼。然后他们两个名不副实的一甲,就与实至名归的状元沈砚,被先皇金口玉言为太初三杰,成了点缀先皇政治生涯的微末一笔。

之后又同被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官位,同在翰林院入职共事,同被沈状元排斥、被同僚排挤、被上峰不喜……或许是同病相怜,两年共事下来,本互看对方不顺眼的两人竟渐渐惺惺相惜起来,倒也处出几分真友谊。

政治场上从来凶险,别说错一步哪怕错句话就可能会万劫不复,两年共事生涯足矣他们摸透对方的脾性一二,遂也敢在对方面前吐出几分真言,排解些难为外人道也的苦闷。

譬如现在,两人在过了之前寒暄阶段后,就怅然忧惧的低声谈起现在时局。

“西街事情可知?”

“如何不知,外头已疯传,兖王马踏西街,天街踏尽公卿骨。”陈今昭撩开车帘往外头看了眼,放下后压了嗓音,“传言应有夸大其实成分,今早已遇见了不少活着的西街公卿。”

鹿衡玉外祖家豪富,有钱财开道,情报来得自然多些。他迅速凑近,低声如实相告:“整条街不尽实,半天街足有。”单手做了砍杀的手势,“国舅公府、郑国公府、广平伯爵府、平阳侯府、以及刘阁老府都被杀尽了,连妇孺都一个未留!还有几家被抄了家,全家老小被押在天牢里关着,不知会是个什么章程。”

陈今昭低眸听着,听至最后,有种果然如此之感。

眼皮一抬,与鹿衡玉对视一眼,随即两人便心照不宣的移开目光。

为官这两年,他们二人没少被上峰刁难,去文渊阁与皇史宬整理那些浩如烟海的繁杂史册。他们二人记忆力皆不差,自是记得文帝驾崩前的一段史料里,有段文帝临终托付宗庙社稷于先皇的相关记载,当时的见证大臣恰是被诛尽的五家公卿。

单拎这一段可能也说明不了什么,可关键是景和二十九年,也就是先帝登基的那一年,恰是元妃殉葬的那一年。

而元妃,就是当今兖王的母妃。

对于这段史实,史官以褒奖笔墨来叙述,帝妃恩爱情长,元妃不忍文帝地下孤单,自愿随帝而去。传入民间,很长时间都被引为一段佳话。

当年她与鹿衡玉对于这段史实就有过隐晦的猜测,不过涉及皇家秘辛,到底是讳莫如深,不敢深想下去。放在如今五府被兖王诛尽的既定事实上,回头再看,很容易就抽丝剥茧析出些旁的东西。

有子妃嫔,自愿殉葬?

死后依旧以妃位入殓,而非被追封一级?

文帝亲定宠妃之子封号为兖,就藩之地却为荒凉西北?

大行皇帝驾崩,兖王即刻就藩,竟连丧仪都等不及参与?

掩盖华丽表象下的很多东西便不容推敲。

显然,当年的元妃,是被殉葬,而当年的兖王,也是被就藩。

如今兖王势盛而归,可不就是要杀尽天下负我人。

“鹿衡玉你说,”陈今昭声儿飘似的放得极低,“咱们会不会成为那,恨屋及乌的那个乌。”

“应该……不会吧。在那位眼里,咱们,又是哪个牌面的东西?”话是这般说,可鹿衡玉却只觉得浑身冷气嗖嗖,唇齿都似冷得有些许僵直。

这个话题他们二人如上个话题般没有深聊,可彼此心里都明镜似的。他们的确都是小人物,家世不显、官位不显、能力不显、姻亲不显,是偌大紫禁城里平平无奇的低品级小京官一个。人家给面子唤一句榜眼、探花,可须知每三年便有一届一甲出炉,这榜眼、探花的分量大抵也只在当年最重。

按理说,他们这样无关痛痒的小人物,理应是湮没在高官满地走的紫禁城里无人问津才是,可关键是,谁让他们身上背负了个‘太初三杰’的美名呢?

提起这个,陈今昭与鹿衡玉就恨不能道声晦气。

当年殿试,不知是沈砚太过惊才绝艳,太初帝觉得原定的一甲第二名与三名不甚美观的姿容配不得与沈砚同列一甲,还是那太初帝登基数年未有过大的建树,对于开创盛世的渴望太过强烈遂也不在乎剑走偏锋,以至于殿试中的太初帝灵机一动,就从二百多名考生中,选中两个好姿容的考生。

自此,‘太初三杰’就成了先皇太初年间盛世的开端,记载在史册上,点缀先皇的政治生涯,亦成为了他们三人再也无法抹除的‘美名’。

可这等美名,谁又来问过他们三人是否想要?

状元沈砚自不必说,惊才绝艳又清高孤傲的他与末流之姿的两人并列一甲,简直是他此生奇耻大辱。若有可能,相信他宁愿革除功名自贬为庶人,也要去了他身上那可笑的三杰之名。

鹿衡玉亦是心中苦。寒窗苦读十数载,他亦是家族中数得上号的逸群之才,未及弱冠就凭自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