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医生,本王心慌》
这太和书院乃江南最大的医科官学,西起川黔,东至海滨,近半个中国俊杰慕名而来,贤集于此。英宗年间盛况空前,生徒之众几与南京国子监比肩,皆近万人,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源源遣留学生远洋受业。学制五年,一年级新生人数逾千,本来医士医侍一主一辅的配伍已然结束了,但张大夫由于忙着新店开张,把报名的事忘到脑袋后。这样一来三姐妹便剩下了,时局本已艰难,还多了沈抒遥一个变数。虽心说一个人得多缺心眼子,才能越过那非富即贵的三姐妹,选这样一个似木头似石头的丑姑娘,但张大夫终究放不下心。
且说沈抒遥四下遍寻不着车驾,只得骑了一匹瘦马,终于从踏雪堂出发。张大夫悄摸从后厨牵了一匹正拉磨的毛驴,尾随其后。适才被沈抒遥当众驳了面子,活半辈子没丢过这么大发的脸,张大夫怎能不恨毒。
行至荒无人烟的小路上,驴子实在追不上马。张大夫从袖中掷出一把接骨用的小刀,直贯马臀。马儿痛得发狂,前蹄扬起,直立起来。沈抒遥哪里懂得控马,猝不及防整个人掀落马背,摔入尘埃之中。
马无影踪,张大夫亦遁迹。
这时一个清亮声音远远传来:“姑娘,你没事吧?”
一位小少爷牵一匹枣红小马,见他飞奔而来。生得富贵芙蓉脸微腮,实在灵秀所钟,项上金螭璎珞映着日头直晃人眼。
小少爷解辔相赠:“姑娘若急行路,骑我这匹胭脂驹去。”
沈抒遥上了马:“明日来吴趋坊的踏雪堂,我当重谢。”
小少爷笑着说:“何足挂齿,快快请去吧。”
总算到了。可那看门的书童见别人是高头大马,诸侯驾五卿乘四的,这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骑个迷你马,脸上黄黑的糊了不知道是泥巴还是狗屎,实在是辱了门楣有碍校容。
沈抒遥刚好卡点最后一个进去时,书童把胳膊一伸拦了,表示他这种情况,得找掌事的问问算怎么个事。
一来一回,足足耗了半柱香的功夫。
书童回来,刚要把人请走,但见张大夫在阴暗的角落里冲他招手。书童原是苏州本地人士,张大夫高低是个地头蛇,书童快步过去。
张大夫低语:“这种下三滥的东西也配来读书?给他点颜色瞧瞧。”
书童垂手应道:“人不是您踏雪堂塞进来的吗?您大笔一挥除了名不就完了?”
因还没抓到小乌,张大夫怕直溜溜地把人赶走,小乌这不得上门寻仇?所以才迂回:“直接轰出去太便宜他了,送佛送到西天方显慈悲。你去禀尚药有人迟到了,其余事不用管。”
沈抒遥久等不到人来,两个书童捧铜盆执竹帚,扫地扫到了他面前。正要让开,一盆冷水居然兜头浇下来。
那书童说:“你要再不走,可就不是荷花缸里舀的水,而是新鲜现杀黑狗血了!”
“哪里杀的,”沈抒遥拂去肩上残荷,“二位身上?”
“你!你你这厮!啊啊啊哇呀呀!”书童气得跺脚戟指。
两个高大汉子一左一右擒住了沈抒遥,沈抒遥刚要挣动四肢却突然冷逆。一天一夜水米不曾沾牙,昨晚合眼不到两个时辰,快马加鞭而来浑身体热,遭冷水一浇,冰火两重天更激了心口的钗伤。
汉子朝他小腿一踹,沈抒遥跪地时,分明听见膝盖骨撞在石阶上一响。
一边的墙角,书童看不下去了:“张大夫,这么光天化日之下,不好吧?闹这么难看,搁您又有什么图头呀?”
张大夫慢慢地把手揣进袖子去,恻恻地把笑展开:“你婶子前日往我铺子里进的那三箱子人参,断纹透着霉气定是淋雨返烘的,拿这芦头短、皮色蔫的次货充好,二两银子买三钱参倒要扔五钱渣——差半厘咱就借铜砣子衙门门口当街验,南门官仓这几日可查得严,这要掺了沙蒺藜…”
书童告饶:“别别,别介,祖宗,太爷,您老大人不记小人过,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一大堆书哗啦啦掉在了沈抒遥面前的地上,刺耳的嗤笑声道:“想念书是吧?一次性念个够好了,每本给我正着抄十遍再倒着誊十遍!”
沈抒遥的手指才触碰到书角,一只脚狠狠地踢开了他的手,紧接着毫无预兆,一记重踢正中心口的旧伤。
十指在青砖石上抓出了白痕。不知过去了多久,听到熟悉声音:“奇巧,峰回路转又见君,为什么不进去呢?”
是那小少爷。
沈抒遥说:“误卯不得入。”
小少爷说:“书院是最和气致祥的地方,哪里会一点儿不通融人情呢?你等着,我带你进去。”
走到书童面前,书童正大翻白眼:“你又是哪犄角旮瘩……”
白眼翻回来,书童这才猛的看清了。这小少爷鞋头缀着拇指大的淡金珍珠,走一步便晃出南海珊瑚的碎光。穿的茜色缂丝云纹直身袍,领缘暗压一道松花绿襕边——样子,竟像端午给宫里进的苏缎尺头!
天上掉下来个活龙,书童忙哈腰:“您是……”
那小少爷做了个嘘的手势,将一块鲜明厚实的玉佩解下来,交给书童:“请你将此物交予尚药大人。我听说小妹妹咳了一路,上山寻药去了,所以来迟一些。”
书童诚惶诚恐捧着玉去了,低头一路狂奔,找到刚刚下了一节大课的尚药,一五一十说了。
白薇陪侍左右,听了笑道:“世子爷一片孝心,为小妹妹寻药是为大人排忧。”
“你听他满口胡诌,八成是睡到日上三竿,要么是昨夜里没把书笥装好,一早才知道着忙了。”听她这口气,尚药意识到,“你二人早有相识?”
白薇说:“民女无福得见世子,但见这玉上纹着麒麟。南安王世子诞时天空五色备举,云有九苞,为灵昭昭也,原该是女娲补天时落在金陵的彩云髓,故幼名仁麟儿。”
尚药听得心头阵阵暖烘,抚须道:“这孩子自小千娇万宠,他母亲让他来此磨砺。唉,但若让旁人知道,老朽的弟子又是老朽的孙儿……”
白薇说:“民女必当缄口。”
尚药命书童:“快让安麒进来,在外头站着成何体统?”
书童多一句嘴:“跟世子爷一块还有那个故意迟到的。”
尚药给架在那儿不上不下,只得说:“罢了,让他们都到讲堂外头,书嘛,接着抄。”
跟沈抒遥一块饱受日头暴晒的小少爷朱安麒,就等来这么个发落结果。他乃南安王老来得的独子,九房姬妾就生出一个宝贝蛋,府中上下的心头肉啊。但更不好受的是他愧对沈抒遥,答应了朋友的事情却没有做到。
院内书声朗朗,讲堂外一片竹林,龙吟细细。两人各领了纸笔,晴窗之下凭牖展卷。
尚药远远地见到这个不成器的大孙子就来气,念及有人抄书都抄不安分,而有的人却满腹医书又懂得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因对白薇说:“你且将今日之举与诸生分说,尤其是那迟到的狂生。”
“夫子,不必了吧……”白薇眼神稍稍闪躲之后,宁定一笑,“小女只因一字便被夫子如此青眼,其实已是冒领天功了。”
尚药十分诧异:“此话怎讲啊?”
“家父平生痛恨将行医视为谋生之道,教诲民女行医是践行圣人之义,为人诊疗也不过是游于艺、尽孝道,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绝不可有追名逐利之心。若夫子将今日之事公之于众,同窗以为民女投机攀附事小,日后路遇病人总要心生疑虑,其父兄是贵是贱,误了施救事大。故此,恳请夫子为我保守这个秘密,视若从无此事。”
“好一番宏论啊!老夫答应你了。”
里头开始上第二节课。外面的朱安麒半刻也不得安,一会解下玉佩穗子编蜻蜓,一会指着猫狗麻雀打架,一会惦记起他马鞍袋里还有玫瑰酥:“五柳先生读书尚要配酒,我吃些点心助兴,文章才能品出真味。”
吃完了,又道这书里死字哪有活物有趣?窗台跳上来一只兔,朱安麒挖了一小块胭泥,胭泥是藕和杏花做的,瞧兔儿吃得香,朱安麒也开心笑了。看那林子碧影婆娑,听风过处漱玉鸣珰,半亩天光满地碎金,伸手一捞却从指缝漏了去。仿佛对这世间的一切都怀着好奇与怜爱,领先王阳明五十年格竹子。
沈抒遥在他旁边,俨然一块凝遏的寒云。好半天,朱安麒才想起来他还有个难兄难弟似的,掉过头来无意一瞥,不由得扑哧一笑。
“你这字……”朱安麒忍笑了但太没忍住,捧腹道,“你千万别给尚药大人瞧见了,否则他以后在街上见你一次,拄着拐棍坐着素舆也得追上来打你一次!”
沈抒遥一辈子没写过毛笔字,但是效率十倍于秀才,又但是起笔无逆锋,收笔无回锋,撇捺毫无弧度,线条僵硬如尺规作图,字距均匀似电报密码,指尖发白力透纸背再用劲些都能去刻碑了。
“我给你学一个啊。”朱安麒捋着不存在的胡须,“段落间空这么多,番邦密文还是倭人旁门?怎能把聖字砍成圣?莫非暗讽陛下耳口不全?气死老夫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