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什么?我耳朵没毛病吧?定南州破天荒的打了胜仗?”
“会不会是那群兵痞虚报军功?想换个法子在咱们这捞好处?”
“你没听到吗?是尉迟常将军和李平安校尉打的胜仗?尉迟常将军乃是老国公之子,肯定不会瞎胡闹,而李平安校尉,那就更了不得了,听说人家是定南州的活菩萨,一手混合杂面,救活了无数老百姓,现在都卖到广州来了。”
“别提了,那玩意吃多了,拉不出屎来。”
“你拉不拉屎不重要,重要是咱们大康打了大胜仗啊!”
“大康威武!”
“要是定南州彻底稳定下来,甚至能够自给自足,说不定咱们今天就不用多缴纳赋税了。”
大康这兵锋尽显颓势,像是尉迟家这么得民心的不多。
“大捷!定南州大捷!”
整个岭南道的形势这几年一直不太好,僚人频频作乱,与岭南道接壤的各国也想尽办法地占大康的便宜,以至于民生凋敝。
市舶司的外邦来大康做生意,都觉得比大康子民高一头,民族自信心都备受打击。
猛然间,大康竟然在沉寂了许久之后,忽然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提气了。
驿夫所到之处,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跟着欢呼起来。
大都督府内,岭南道大都督,银青光禄大夫,封石泉县伯,王元睿正站在桌案前眉头紧锁。
一名侍奉在一旁的文士,行礼道,“都督何事如此烦心?”
“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年大康的蛮夷越发猖獗,昆仑岛的船只来贩卖珠宝,竟然公然不缴纳赋税,咱们的税官去催促,他们竟然绑了我们的税官。”
“另外,岭南道境内的各羁縻州的首领,贪婪放肆,欺压百姓,有些百姓受不了,去找官府申冤,这些官府为了息事宁人,竟然也不追查。”
“地方上乱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岭南道要何去何从。”
一边儿的文士开口道,“大人出身琅琊王氏,门生故旧众多,何不多安插些亲信,让他们肃清一下地方的官场,先将官场整顿好,地方上的事情自然顺畅了。”
“谈何容易,我确实有些朋友、子侄,但夸夸其谈者众多,让他们做高
高在上的老爷可以让他们做具体的事情却是万万做不来的会将岭南搞得一团糟。”
“现在岭南这大环境需要的是能吏干吏。”
都督王元睿放下手中的纸笔揉了揉眉心显然岭南的复杂事物让他很是头疼。
正准备喝一杯清茶润一润嗓子却忽然听到了外面传来阵阵欢呼之声。
都督正在郁闷之中很是不悦地对外喝道“不讲规矩何事敢如此喧哗?”
都督府的管家王德急匆匆地赶了进来情绪也是有些激动“回禀都督驿夫传来消息说定南州那边儿打了大胜仗尉迟常冲破南越防线连破数城缴获物资无数校尉李平安率领定南州的百姓围剿了入境的南越人斩杀、俘虏将近万余人。”
“定南州?”
王元睿皱着眉头“不对吧萧刺史前些时日还写信给我说南定州局势复杂他处理起来颇为棘手找我要人才要物资呢怎么一转眼就打了那么大的胜仗?”
作为大都督手底下二十七个州的刺史三十几个羁縻州的首领他都算是比较了解的。
当初他之所以力排众议让萧刺史执掌定南州看中的就是他的军事上的才能。
但在他看来能够稳定局势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眼下朝廷不怎么管岭南的事情他也就不奢求萧刺史能够给他创造什么佳绩。
前些日子定南州还起了反贼烧毁了好几座城池甚至还出现了南越乱兵潜入州中驱使野象毁坏农田、城镇的事情
为此他还好好地骂了一顿萧刺史。
因为萧刺史在他这里拿到的扶持实在是太多了结果也出不来成绩。
如果不是知道其他人去了定南州更白费的话说不定王元睿就要上书朝廷请求更换刺史了。
前些日子还手忙脚乱现在又说打了大胜仗?
逗人玩呢?
到底什么情况呢?
“军报呢?拿给本都督看一看!”
“遵命!”管家行礼弯腰退了出去。
“都督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学生就先行告退了。”
这位幕僚是新进入都督府没多久的他也不知道大都督对他具体有多大的信任度尤
其是他还涉及到太子谋逆一案,所以很是识趣的起身,准备离开。
可是这位大都督却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道,“这里又不是长安,莫非本都督还庇护不了你一个书生不成?
“是!这位书生很是顺从的坐在一边儿。
很快管家便拿着军报走了进来。
“我倒是要看看姓萧的是真的长了本事,还是想方设法的在本都这里再骗点财货!
王元睿拿过军报,查验了一番火漆和刺史印信之后,皱着眉头拆开了军报。
军报并非是刺史所写,乃是司马联名多为军官,甚至还有多为地方上的县令也附了扎子。
至于内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