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烧烤王》
“嗨呀,这年头谁还自己打水,不都用的自来水?”
“就是,我听说啊,有点条件的人家,还能把自来水接入家里,冬天连家门都不用出,可方便了!”
南诏的听他们这么一说,一半羡慕,一半不以为意,这跟他们住的地方有关:离辰州近的,冬天也难;而远一些的,四季如春,觉得打水而已,就当锻炼身体了。
不过,他们向来看不得辰州这些人得意的嘴脸,便有意无意地问道:“你们都是长日村的?”
辰州的暗道不好,心想长日村的今天会有空站在这儿跟你摆龙门阵?虽赶忙转移话题。
“唉,我们可比不得长日村的哟,人家今天得了我们东家的差事,家里有摊的要摆摊,没摊的要维护长日村的治安,诺,是不是看见好多人往里头走?里头虽然是田坝,但听说在田坝上面铺了一条又宽又阔比咱们这中央院坝还要大的水泥路,专门为了给大伙儿集会上摆地摊用的!”
“我说怎么村里瞧着没多少人摆地摊,原来是换位置了?”
“村里头的地摊也不是谁都能摆的,我听说啊,只有坐了包车的可以拿到村内地摊许可,这些人过来一趟不容易,家里人来的多,东西也多,贺村长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意,特地把村里头的地留出来给他们的!诺,看见旁边支小吃摊的没,现在不显,中午的时候咱们再过来,你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走,咱们去田坝,那边有不少玩的,听说还有学生们摆的套圈摊,一文钱二十个圈,摆的奖品最少价值三文钱,划算得很!”
南诏的点点头,跟着辰州人一块儿左看看、右挑挑,顺路还从地摊上买了一些小玩意儿。
自从他们南诏王定下了继承人后,那利民政策是一套接一套的往下发,做白日梦想发财不太可能,可只要肯干活,比如去给王室特意修建的学堂当帮工,一个月攒个二百来文还是比较容易的。
南诏的心头热啊,别看现在这些政令都是南诏王下的,可他怎么不早点下,非要等郡主来了之后才下?故而他们私下里都觉得,这些政令都是郡主要做的,不过是照顾南诏王的面子,把这些功劳都让给了他。
南诏王年纪也大了,还能活多久?他们郡主就不一样了,年轻啊!他们这些人活到郡主继位不是问题,到那时候,真正的好日子不就来了?
人嘛,有了钱,对未来就有了希望,耳边还有辰州的一直说什么来都来了,这也买一点,那也尝一点,稀里糊涂花去不少钱。
故而等南诏的回过神来,才惊觉他们都被辰州的忽悠了,立即神秘兮兮把正在玩套圈的辰州的拉到一旁。
“刚才那套圈还没玩完,你干啥?”
“我突然想起来,你不是长日村的吧?”
“哈?”
“那你家有自来水吗?”
辰州的:?
兄弟?
正玩得起劲诶,你突然打断不说,还问这种泯灭人性的问题?!
这一圈辰州的听见南诏的问这种话,瞬间觉得自己手里头的圈儿不香了,而南诏的瞧见辰州的吃瘪了,觉得自己在大集会上花的冤枉钱可太值了。
日头渐高,一转眼便到了午时,听着长日村敲锣打鼓的声音,就知道里头摆的吃食摊正式营业了。
主要摆摊的不少,除了长日村的,离得近的下林村和临河村的也把摊位摆了过来,摆地摊的田坎水泥路靠近红云村那边也有摆吃的,但不知是不是大家的心理作用,总觉得还是长日村的吃食好一点,故而大部分人虽然会试一试红云村这边的小吃,但真要吃饱,首选还是长日村里头的。
好在在摆摊前,红云村的钱村长就在罗乐的提醒下给他们村的村民们提前做了心理建设,这一回大集会是水泥路建成后第一次集会,买吃食的人会很少,但只要他们的态度好,日后回头客一多,日子自然而然会越过越好。
都是溪虎山的,谁家不想像长日村那样,背靠罗乐拿工钱,还能再家门口摆摊赚零花?
故而大部分红云村的不管心里头有没有自己的小九九,表面上都老实极了,甚至还悄悄组建了探查小队。
这探查小队是做什么的?
当然是看长日村里头都做了什么,他们做什么,他们也照搬。
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长日村的竟然那么奢侈!
预防来大集会的人中暑,午时小吃摊摆开后,长日村的村口,也就是罗乐家门口设了一处发放祛暑汤的摊位。
她家烤鸭炉隔一个时辰开一炉,烤鸭的香气就萦绕在进入长日村的村口,进村的不想注意她家都难!
若是乘坐了公交车、或是包车过来的,可以从车夫处免费获得一块兑换祛暑汤的竹片,若是自己走过来的,也能有免费的凉白开喝,不过,没坐车过来的若想喝祛暑汤,得花一文钱买。
不少省钱步行过来的懊恼极了,虽说凉白开和祛暑汤都需要排队,但很明显,排凉白开的人明显要比祛暑汤的人多得多,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大老远来长日村赶集,就为了喝一口凉白开吗?!
心里头埋怨的人多,可身体实诚的人更多,没瞧见那些自称是学生的科普了吗,喝生水肚子里容易长虫,有安全健康免费的凉白开,谁不愿意占便宜?
当柴火很好砍吗?
他们是这么想的,自家水肯定安全,要是来长日村以后不小心喝了一肚子的虫回家,怎么办?
但如果只是排队喝凉白开,排队的人怎么可能那么多?
原来,喝了凉白开后,会得到一个掌心大小、用荷叶折的小杯子,小杯子里还有一根竹子做的三叉小签子。这一套叫做试吃杯,有了这个,就可以进长日村的小吃摊里免费试吃了!
三叉小签子的把儿不是光滑的,而是有着一圈圈起起伏伏的纹路,试吃了谁家的摊位,这三叉小签子的纹路上就会被打一个小结,这样即能避免重复试吃,又能让辛苦来长日村摆地摊、实际上没什么钱的人有不花钱就能填肚子的机会。
细数起来,长日村里头除了汤和烤串外,卖糕粑的也不少,故而试吃虽然不能填饱肚子,却也不至于让赶了一上午路的人饿晕在长日村。
换成是别的集会,谁还会考虑得那么周全?
就是先前的长日村集会,也不会那么贴心!
摆酸汤摊的贺栓媳妇忍不住跟感慨的人显摆道:“嗨呀,这事儿还得从东家在我们村开了个学校说起,这学校里上学的娃儿,哪个家里不穷?你们也晓得,家里有钱的都送娃儿去县里的书院科举了,不像东家的学校,虽然也交束脩,但只要娃儿能干,上学的束脩完全用不着家里!”
“啊?你们家娃儿在罗东家那儿上学不用交束脩?”
“交啊!怎么不交?”
“那你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